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4/4页)
未打算计较那些细枝末节,左右他是占了便宜的,也不算亏,“所幸现在说也不迟。” 徐宛不知他要说些什么,但直觉应是正事。 “我是在爹娘下葬那日出生的,便是俗称的棺生子,道长为我批字为椟,是椟槥的椟,棺材之意,但当今陛下觉得这字实在不好,便又为我定了‘为斫zhuó’的字,愿我不被‘椟’所困,这些便是我名字的来由。我是在宫中长大的,陛下抚养了我,直到十五岁时,我才来到临虞,承袭了平昭王的王位和府邸,至今,已有一十二年。” 陛下与娘娘待他如亲子,他与太子,还有三位公主,都是一同长大的。他虽父死母亡,但这些年,该有的一样都不少。 陛下希望他子承父业,再领虞军,可惜他对掌兵之事一窍不通,便是同学兵法,他都不如小两岁的公主学得快。后来他与太子进军磨练,结果一个赛一个的狼狈,他实在不愿在军中消磨,便自请回临虞继任王位,将陛下气得够呛。 1 【你可是纪施忠的儿子!你怎能不从军呢!】 【父亲是父亲,我是我,陛下也常说我当初是如何艰难才从棺中活下来,我都那般艰难了,爹娘肯定也想看我活得开心一些。】 陛下听了他的歪理直想揍他。 棺生子的事,徐宛不曾听闻,当年的事如今也在传,贼人兵分两路,一路截杀了老王爷,一路刺死了老王妃,人们也只是说纪椟是遗腹子,他还当老王妃是重伤产子故而不治身亡,却不曾想竟是这样。 “至于临虞府中那些关于我的传言,你想来也听了不少。” 徐宛听他话锋一转,却不知该怎么回话。 “我也大概听了听,不外乎什么好色,府中女子众多,好像还有说我不能人道的。”纪椟啧啧称奇,这些人真是,谁说他不能人道的?是来试过么?“不过大差不差的,好色多正常啊,食色性也,不好色的都出家了。府中呢,也的确姑娘们多一些,不过,她们是在后院的学堂里,多年前不是有恶人在秋霜学堂坏事做尽,还杀害了不少女子的事么?那事之后,我便寻到了学堂的斋长,将后院腾出来给她们用了,反正那么大的地方空着也是空着,门外有府兵看守,还有王府做掩护。咱们与学堂中间隔着两道门,寻常是不开的,学堂里什么都教,姑娘们一面读书识字,一面学些傍身的手艺,王府在外的产业大多都是她们在打理,像什么云绣楼、和香斋、制衣坊,都有学堂的姑娘在里面做活,你我大婚的婚服就是出自云绣楼,甚至是这桌上的绣布,你穿的这身长袍都是她们做的。” 徐宛是实实在在的被这事惊到了。 秋霜学堂的事,当年闹得很大,女子读书一事犯了禁忌,更何况学堂中请了两位临虞府中有名的夫子,当时便有书生们到衙门联名上告,说秋霜学堂此举不但是抢了书生的求学之师,还占了家中男子的求学之路,而女子又无法科举,家中多出一份钱财在女子身上,无异于石沉大海。 之后秋霜学堂的斋主梓秋霜放出话来,不收入学女子一分钱财,又被批是在借学堂之名培育娼妓,戏称其为‘娼妓学堂’。 1 娼妓学堂之名一出,便有无数衣冠禽兽到学堂捣乱,更有甚者,跟踪围堵学堂的女学生,以‘娼妓’为由要求她们卖身,出了好几起jianianyin掳掠的案子,学堂差点开不下去。 斋主上告府衙,为此事府衙连同虞军狠抓了一大批人,落实其罪名,有功名者革除功名,那些人流放的流放,杀头的杀头,就连云都的学政都传令认可了女子学堂,众人都以为此事便尘埃落定。 却不曾想,就在学政的传令下达的第十天,便有一伙歹人冲进复课的学堂大肆烧杀,烧毁了学堂连带附近的房屋十余所,杀害女学生二十三名,任课的两位夫子,一死一重伤。 知府震怒,派出人手严加追查,最后歹人是抓了,一行七人,五人是书生,还有两人是一对夫妻,是之前被杀头的某书生的父母,知府重判了此案,将七人通通拉去斩首。 杀人犯临死前,还对着斋主大放厥词,他们便是死了,照样会有后来者,定要让秋霜学堂开不下去。 再后来,秋霜学堂便消声觅迹了。 没想到,竟是藏在了王府之中。 这一藏,便是十年。 “她们得知我成亲,都想见你,说是准备了礼物要亲自送,不许我转交。你若是不想见,我便回绝了她们。” “我应当去见的。”徐宛连忙应声。 纪椟却突然严肃了起来,“秋霜学堂一事,阖府上下都是守口如瓶的,府中人口简单,下人们加上老管事不过十个人,其他多是府兵,我们既已成亲,此事便没有瞒着你的道理。府中的田地铺子和一应账册都要交给你,王府的支出学堂是占大头的,不过,年前陛下来看我,说了会拨私库平一半的帐,但不知他几时才会把钱送来。你身体欠缺一些,也不好让你一个人cao心,有事的话,咱两个就商量着来吧,好不好?” 话已至此,徐宛自是没什么不好的,“好。” “那学堂,我去差人去通知她们了,我们午后再去。” “好。” 纪椟扬唇一笑,“府中往后都会称你‘殿下’,你是男子,王妃终究是女子称呼。” “好。” “我叫你阿宛吧,好不好?” 徐宛打了个磕巴,纪椟连忙补充,“你没取字,我要是也叫你殿下,就太怪了。” 徐宛抿嘴,只得答应,“好。” 纪椟当即露出了得逞的笑来。 2 【春逢谷雨晴】: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xue,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