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碗百万同人计划_第九章【完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完结】 (第1/8页)

    青天湛湛,万里无云,道旁柳叶低垂,新蝉声声,官道上马车疾驰而过,晨起的夏风掀开小帘,徐徐地灌入其中,为颠簸的车厢送去一份清凉。

    启程时,天色微亮,眼下车里的少年都犯起了困,徐衡靠着车壁,强打精神看着手里的书,忽地面前伸来了一只手,掌心平躺着两颗青翠的梅子,接过后送进口中,嘎嘣一咬,酸涩的汁水便淌满了舌尖,徐衡面色扭曲起来,但还是忍着将梅子细细嚼碎,咽了下去,只留了梅核在口中咂摸滋味。

    很是清神醒脑了。

    那人便低笑一声。

    “子回,我这样贸然打扰,会否不妥呢?”毕竟今时不同往日。

    徐衡摆摆手,“不碍事。”反正是在他家过端午,没什么不方便的,左右他二人过了端午,就要一同去广原府换学,从迁州走还近一些。

    “公子!要进城了。”车外传来松罗的喊声。

    徐衡应着,将手里的书收了起来,又宽慰着面前的人,“你放心,我娘亲是同意了的,你还是同往常一样,住在我院子里就是了,我大哥难得能回来,哎呀,就是那……”徐衡说着说着想起了平昭王,顿时兴致低了不少。

    好在友人深知他性格,并不会多问。

    徐衡下了马车,还没来得及带人进府,就从许伯伯那里得知母亲已然被王府接走了。

    “啊?不是说在家里过么?”

    “那日王府来人说是大哥儿想接夫人去那边过,夫人也说让二哥儿回来后直接过去。”

    “那娘亲怎么没给我递消息呢?”

    他还邀了同窗好友,娘亲是不是又忘了?

    “哎呀糟了!”徐宛说起衡哥儿今日该到临虞了,袁氏才冷不丁地想起了什么。

    “母亲。”徐宛连忙扶了一把袁氏手里快要撒掉的粽子,“怎么了?”

    “衡哥儿早先给我送了信儿,说想带着余哥儿回来,那时不是定下在徐家过么,我就应下了。”可如今换了地方,她又在庄子里过的高兴,一时给忘了。

    徐宛了然,徐衡也不是头一次带人回来了,还是前几次来过的那个少年,但把人带到徐府与带到此处,却是不同的。

    “母亲莫急,我同王爷商量一下,当是不妨事的。”徐宛撇下了手里的叶子,擦了手起身去厨房寻人。

    昨日晚起袁氏给他做了一道汤,今日一早纪椟便闹着自己也要做点什么,窝在厨房一直没出来。

    也不知是在做什么珍馐佳肴。

    离着也不远,他们就在厨房前院,跨过月亮门,还没进到厨房,便听到众人的哄笑声,中间最属王大娘明显,声音爽朗而豪放,“王爷这手艺,真是巧的很。”

    纪椟咂舌,“这还不是王师傅教得好么?”

    “去去去!”王大娘扬手拍他,“少给我丢人了。”扭脸瞧见他,连忙过来将他拽到了跟前,围在锅台边上的仆妇们也让出了一条道,“殿下快来,快瞧瞧这是个什么?”

    纪椟抓了一手的面粉,案板上摆了几个七歪八扭的,分辨不出什么是东西的面团,看见他过来了,面上不觉尴尬。徐宛低头看着面案,实在看不懂,偷偷瞧了一眼纪椟,也没能从这人的面上瞧出答案来,只得硬着头皮瞎猜,指着最边上的那个,瞧着有脑袋,还有分开的尾部,“是燕儿么?”

    周围人哈哈大笑,王大娘也跟着咧嘴,“是鸳鸯,双宿双飞的鸳鸯。”

    徐宛抿嘴,哪有那么瘦那么扁的鸳鸯啊……

    王大娘捏起了其中一个,捧在手里,“殿下猜这个。”

    这一个是白色交杂着黄色,瞧着有些层次分明,“是,是花么?”

    “蝴蝶啊,你看这不还有两根须子?”王大娘拨了拨那rou乎乎的所谓触须,徐宛都忍不住笑了。

    不过之后,他好歹还是猜对了一个,有一对鱼,总有那么点神似的味道,王大娘都奇怪,“这多像耗子啊,殿下怎么猜的鱼啊?”

    虽说捏的圆滚滚的,可,“它面上只有一个眼睛啊。”

    “别说,还真是的。”

    徐宛趁着众人捧腹而笑,连忙拉了纪椟出去,说起了徐衡的事。

    纪椟倒是无所谓,“是那个沈余么?”

    徐宛有些诧异,但想到纪椟盯了徐府好多年,知道这些也不奇怪。

    纪椟弯下身,低头碰了碰他的唇畔,倏地探进去勾了他的舌尖,暧昧低语,“那你可得欠我一次。”

    徐宛顿时脸颊涨红,点了点头。

    纪椟也不多废话,只派人去接了。

    徐衡虽然不认识杨刈,但认得百两。

    百两比他还大两岁,却被大哥惯的异常娇纵,明明他才是大哥的亲弟弟。

    沈余连马车都没下,都被径直拉走了,瞧着又出了城,心里难免不安,毕竟平昭王的名声,在临虞府可不大好的。

    徐衡气鼓鼓的不知在想些什么,沈余瞧了几眼在前带路的那个青年,从外表看不出什么特别,瞧着在马上还有些懒散,但沈余被其扫了两眼,便觉脊背发凉,那眼神尖锐而凌厉,隐隐透着杀气,却不是故意而为,是自然而然透露而出,想来是个习武之人,甚至是手上真的沾过人血的。

    “羡之。”徐衡拽了他一把。

    “啊?”

    “你看什么呢?”

    “没什么。”沈余端正坐好,“我看那另一位,似乎武功很好。”

    “这你也能瞧得出来?”徐衡知道沈余一向仰慕什么侠士,“你若是实在喜欢,为何不让家里请位武师父呢?”

    沈余摇摇头,家里肯让他出来求学,已然是开了莫大的恩典,沈家读书的弟子繁多,他也只是占了个年幼的好处,但凡在两年后的乡试中落了第,他的进学之路也就到此为止了。

    若是考不中,他的作用,就只剩在乡野在田间消磨一生了。

    他一个人在乡下种地其实无所谓,但他还有个病重的母亲在沈家艰难讨生活,还有个年幼的meimei前途未卜,全得靠他拿了更高的名次才能好好的活下去。

    那些事徐衡是不大清楚的,沈余从未提起过,他其实很羡慕徐衡的,他去过徐家几次,徐衡有疼爱他的娘亲和兄长,家中规矩又松泛,为人爽快大方,偶尔有些小性子,一看就是泡着蜜糖长大的。

    不像他,阴沉又无趣。

    到门口迎人的,却是许mama。

    “我娘和我哥呢?”

    许mama笑着回他,“在里头包粽子呢。”

    徐衡大为吃惊,平昭王府的日子过得如此艰难么?还得自己包粽子?

    许mama领着两个少年穿廊过园,先到厨房去露了面,而后在清静堂安置好了才又转回了厨房。

    厨房前后两院,围在一起包粽子的人可不在少数,一人环抱的木盆里盛满了糯米,另有各式馅料,人们说说笑笑,忙忙活活,好不热闹。

    可为何他们也得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