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章 压舱室 (第1/1页)
我顺着绳索爬下去,对沈月道:“你的手真够利索的,我都没看见你摆置这根绳子。” “不是我。”沈月聚精会神的观察着船棺里的尸体,随口道:“我下来的时候,绳子已经在了。” 我心中一惊,跟着往船棺里看去,这具尸骸全身披挂着奇特的铠甲,脸上还罩着一张鬼脸面具,显得有那么一丝恐怖。 略加思索,我猛然醒悟。 “又遇上同行了?这也是行当里的活儿啊!” 有些寻xue极准的盗墓贼,能够精确找到主墓室的位置,甚至是直接打盗洞到棺椁正上方。取了棺中冥器之后,只需要原路爬回去就能回到地面。 当然,能用这种手段的机会很少。 首先是古墓的规制不能太大,一般都是些古代富户或者中层官员的陵墓,虽然墓形精巧,但并不坚固。 但能精准定xue的高手,一般都是世家传承,祖祖辈辈都是干这个的。除了下地,基本都是在家里翻阅古籍研究历史文献和风水。 也是因此,这种人一般不屑于去碰没什么油水的小型墓葬。 可正悬在船棺上方的绳索,很可能是同行所为。 “有意思了,罗恩大肆搜集咱们的好玩意儿,结果还没开船又让人摸走了。” 我承认自己是幸灾乐祸,弯腰靠近了船棺,想看看里头是不是都没偷光了。 让我疑惑的是,船棺内部并没有留下被动过的痕迹。 很多字画书帛之类的已经懊糟腐朽,小型的金银器物也有被腐蚀的痕迹。 “这是扶桑战甲。” 沈月突然开口,疑声道:“但是这口船棺确实是咱们的本土产物。” 我还在关注着棺内情况,听了一耳朵,沉声道:“鸠占鹊巢!” “虽然我不懂这什么扶桑战甲,但也能看出来它和这艘船棺的年代不配套。” 沈月看了我一眼,继续道:“盔甲是战国时代,换算成咱们这边,是明朝。” 我摸了摸下巴:“这艘船棺的年代比明朝久远的多,至少是唐朝。” “不过这也能对上了,倭寇进犯沿海边境,始于元末,明朝时期最为猖獗。” 我想了想道:“他们的文化和我们有诸多相似,是从我们这边学过去的。保不齐棺材里这就是个倭寇,不光活着的时候侵略抢夺,死后还抢了一口唐朝铜棺。” 和沈月商讨之时,关怀也从上面的通风管道下来了,落地后粗略查看了一下四周环境,大失所望。 “这是压舱室,被改成了仓库,雯雯不在这儿。” 他催促我们去别的地方寻找赵雯雯,我暂时还不想那么快离开,轻轻撞了撞沈月的肩膀,对她道。 “船棺里大部分冥器都没丢,但还是被盗走了一件。” 我指了指尸骸的手骨,指骨断裂脱落了好几根,关键是断裂处的痕迹很新。 从现在呈现出的状态来看,尸体原本是将某件东西手捧在胸腹之间的,但现在那件东西没有了。 “能登上这艘船,再人不知鬼不觉的摸到这么深的地方,又费劲开棺,却只拿走了一件东西。” 我侧目看向搁置船棺的平台东北角,想看看有没有留下蜡痕。 ‘贼不走空’是飞贼的规矩,我们这行的规矩则是留有余空。直白来说,就是不能进到一个陵寝就一股脑儿吃干抹净全拿走。 封建时代已经结束,厚葬之风也跟着烟消云散。按照现在的说法,古墓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得为后人留有余地。 当然,这个时代的人心也变了,遵守老辈规矩的人也几乎绝迹,不把古尸一起扛走都算是善良的了。 我扫视了一下平台四角,没看到蜡痕,但却瞥见了船棺底部两侧的黄绿斑驳。 蹲下去靠近看了看,果然和我想的一样。 “这艘船棺不是出自海底墓,而是从河泊中取出来的。” 沈月被我的话吸引,过来一同查看,认可了我的说法。 我们刚从黄土高原上的二龙坡回来,对船棺底部的黄沙极为熟悉。 更何况,含沙量高的海域是黄海,而我们现在所在的是渤海湾。 进一步查看,船棺外壁虽然有锈迹,但也不是海水腐蚀的痕迹。 “这艘船棺,是从黄河里捞出来的?” 我脑补了一下路线,罗恩很可能是开着船,通过沿海航线,走水路背上,将船棺带来了渤海湾。 “罗恩是不是也去过二龙坡?” 我心中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起身对另外两人道:“你们谁能帮我找些纸来吗?” 沈月瞪大了眼眼睛看着我:“你不会是想在这里……” “不是你想的那样。”我解释道:“我想用纸把船棺上的纹路拓下来,虽然大部分都磨损,但万一刘雨亭能托人给复原出来呢?” “万一,这些纹路和霸伯墓里的纹路是一样的……” 我抬头去看棺材盖子的时候,一下子失了声。 在棺盖左下角,那里的磨损痕迹最轻,但是却蒙上了一层淡薄的黑色。 我伸出手指摸了两下,胸口突然有些憋闷:“已经有人做过我想做的事了!” 伸出手指将指尖干涉的墨渍给沈月看了看,她思索了片刻道:“年代对不上,霸伯墓是西周,船棺是唐。” 我缓缓提起一口气:“但据我所知,很少有人会用油墨白纸去拓印棺椁雕纹,这是敏姐教我的。” 再次抬头看向那根绳索,我不敢断定,却很愿意相信,这是敏姐留下的。 她的行动又一次赶在了我的前面。 如果真是她的话,那么她应该是和吴德忠差不多时间来到了天津。 甚至,她是在追踪吴德忠。 沉思良久,关怀突然开口:“我用手电把这里照遍了,虽然挺壮观,但确实没有能藏人的地方。” 我收敛了心绪,站直腰板,俯瞰了一下整个压舱室的环境。 说是压舱室,但却很有布局。 船板被特殊改造过,加装了蓄水的金属沟渠,水流流动,宛若江河。 “月丫头,看出来这是什么了吗?” 我问了沈月一句,她的眼神中闪过了惊讶:“虽然只是个粗陋的模型,但这是现在流传最广的秦陵内部构造图之一!” “没错!”我点头道:“看来小金毛不光会说汉语,对于研究咱们的本土文化,也是下过功夫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