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9章 事无两样,人心却别(下)  (第1/2页)
    草底忽闻清风响,酒盏旋将肥叶当。    花气酒香清厮酿,醉倚绿阴眠一饷。    刘权生和应知,一个风流潇洒,一个诙谐幽默,两人的酒局,本该十分舒爽。    不过,看到对方在案上写下的字后,两人都没什么兴致再继续饮酒。    只见方方正正的桌案上,写着刘瑞生、江瑞生六个大字。    眼见桌案楷书,应知心中顿时明了,不由得叹道,“哎!哎!哎!心思掷乱,情绪难宁,又闻鸹噪蝉鸣,愈发乱情。”    刘权生歪在榻前,瞭望天际,静默不语。    应知叹着叹着,似乎有些恼怒,两人身侧的双鸟朝阳倾泻着淡淡墨香,却仍镇不住应知胸中积郁的三分火气,只见他怒声道,“锦样江山,究竟何人坏了?”    刘权生惜字如金,回道,“世族!”    应知苦着脸道,“早知今日,倒不如当年直谏陛下选择吕相的上策,杀他个昏天地暗,再造一个朗朗乾坤。”    刘权生冷笑道,“当年陛下若选了吕相提出的上策,又岂止伏尸百万?况且,以当年二十八家世族的实力,你觉得,我们强起刀兵,有几成胜算?”    应知低头,“事已至此,悔之晚矣!”    刘权生兀自饮酒,“本以为凌源刘氏覆灭是结局,哪知,才刚刚开始!你我静候佳音吧!”    应知忽然讥笑,嘲讽刘权生道,“刘权生啊刘权生,你可真是八百个心眼子,嘴里吐不出半句真话!你真以为天下只有你一    个聪明人么?”    刘权生哈哈大笑,道,“应大人消消气儿,我又哪里惹到您啦?但说无妨?”    应知今天心情极为不好,也没跟刘权生多绕弯子,快人快语道,“这么多年来,陛下派遣郡守州吏,平天下世族,可我却从未听说他为哪个郡守还派了暗子!难道,我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应知旋即自嘲一笑,“呵呵,真相应该不止如此吧?刘权生,你身上,肯定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刘权生微微一愣,故作豪放地笑道,“哦?我能有什么秘密!无非忠君之事罢了。”    应知拍案叫绝,“好一个忠君之事!”    看着应知胸有成竹的表情,刘权生的心里,竟不自觉‘咯噔’一声:自己的确有秘密,一个能让天下震动、江山易主的秘密,但是,据自己了解,天下间知道这个秘密的,绝对不超过十人,这其中自然不包括应知。    刘权生双目凝重。    难道,这个秘密,被应知洞悉了?    此时的‘刘难段’,可谓当断则断,心中立下定计:兹事体大,如果应知真的洞悉了这个秘密,他不介意忍痛让应知永远闭嘴!    想罢,刘权生故作镇定,把酒樽举到唇边,举而不饮,微微出声,道,“应大人都知道了什么秘密?不妨说来听听!”    应知摇头晃脑,得意洋洋地道,“凌源刘氏虽然是你刘权生的本家,但充其量也就是个二等世族,还不值得‘曲州三杰’之    首刘权生隐姓埋名十余年,更不值得陛下派遣他最得力的宠臣来此相助。想来想去,嘿嘿!”    说到这里,应知故意卖了个关子,志得意满地喝了一樽酒,在他认为,能够猜透大才子刘权生的心思,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刘权生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表面上却故作潇洒,朗笑道,“应大人再卖关子,我可就要回家睡觉喽!”    “不懂情趣的家伙!”应知狠狠剜了刘权生一眼,随后,轻轻擦去了他这一侧书写的‘江瑞生’三字中的‘瑞生’二字,指着那个孤零零的‘江’字,低声道,“你真正的秘密和最后任务,应该是它吧?对不对?”    刘权生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应知这个家伙,并不聪明!    随后,刘权生故作郁闷地道,“看来,这天下间,还是有聪明人的!”    应知自鸣得意,“天下英雄,层出不穷,百家争鸣,百家齐放,这才有意思嘛!”    刘权生瞥着应知,问道,“既然应大人都知道了,你想怎么办?”    应知立刻露出严肃的表情,对刘权生拱手道,“愿为中原太平,尽绵薄之力。”    刘权生端起酒樽,诚恳道,“这一樽,敬天下仁人志士!”    ......    这几日,曹治东奔西跑,多方查证无果。    而刘权生暂住郡守府后,凌源城内外再无亡人之事。    丁昕川当日的推断,似乎得到了印证,在他看来,事情距离定    性,只缺一个证据了。    凌源城内,流言蜚语早已传遍了街头巷尾,百姓们议论纷纷,破锣嘴里,有人说刘权生假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