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见不识 (第1/1页)
第六章相见不识 楚苇生别过师弟,正要赶往迷音林,手中的坐标亮起,开始朝着南方移动,速度很快,根本不是阿岚金丹期的修为能达到的。 一定是出事了。 果然,循着位置追踪过去,两个经略院的弟子正一左一右挟着昏迷不醒的阿岚,朝隔着两个山头的经略院赶路。他瞬间明白过来,那长胡子长老手里应该也有合欢宗的寻人术,为了防止炉鼎逃跑或者把人弄死了反过来讹诈合欢宗,每个流向外界的炉鼎都会附上寻踪法器。 合欢宗有特殊的法门可以遮掩气息,即使刻意探查,也难以看出炉鼎的身份,更不必说有没有与人合修这种更精微难测的事,只有认主的炉鼎,身上才会出现特殊印记,被灵力催动方可显现。 他倒是不担心那些人对阿岚进行验身,只是她一个自小便没入合欢宗的女子,难免会受不住尊者们的威压,虽然昨夜和他立下不得外传密谈的生死誓,如果被严刑相逼,为求痛快一死,也可能难以保守秘密。 仙盟手段酷烈,多的是方法让人生不如死。 他立刻向前传音,亮明身份,直言师尊有令,要捉拿私逃的炉鼎回金乌台,无关人等原地放下女子,否则视为同谋,一并发落。 两个弟子一惊,立刻作警戒自卫之态,见来人拿出廷羲君的信符,才放松些许。 “廷羲君已启程,甘长老受圣祖之命,专手负责看守这炉鼎,押送经略院,劳烦师兄多走一趟了。”身量稍高的弟子依旧牢牢挟着阿岚,讨好地对他笑着。 另一个弟子年资尚小,无法在对面人凌厉的气势中保持镇定,哆嗦着就要掏传讯符。 楚苇生不废话,直接出手,三四招就把人抢回来,抗在肩上,回身祭出同悲剑:“二位止步吧,这剑一动就要见血的,不如及早向甘长老复命。” 矮个弟子被剑风扫得脸色苍白,连忙扯了还在抱势的同伴一把,他们只是奉命行事,没必要再招惹这剑疯子,反正传讯符已经送出去了,接下来就让长老们cao心去。 二人正要离开,几道流光从天而降,把楚苇生围在中间。几位长老收到传讯,立刻从经略院赶来,他们不受仙盟的限速大阵禁制,几乎瞬间就到了他们面前。 廷羲君走得匆忙,而楚苇生一个远在西极的守阵人蹊跷地现身东洲仙盟,难道廷羲君把徒弟紧急召回,竟为了一个炉鼎?长老们一时百虑攒心,不得不重新揣度那位的态度,派亲徒赶回主事,究竟是在表明自己有所让步的态度,还是为了进一步严防死守? 楚苇生一向不擅长和这群人打机锋,一句话恨不得绕上百来个弯子。 他静静等着他们先开口,不管对面说什么,他就一句话,这是师尊的意思,有异议的可以亲自去问问。 一群修炼得智多近妖的长老们自然看得出,楚苇生也做不了主,问了几句便不再纠缠,只提出让甘长老跟随,一同回金乌台安置那炉鼎。 只要阿岚被送回金乌台,他就有办法保证她不陷入生命危险。至于来几个长老跟着,都无所谓。 以师尊的秉性,即使和一个炉鼎有了肌肤之亲,他也绝对不会夺人性命,不过是个可怜人,好好地养在眼不见处直到她老死,仁至义尽。正是确信这一点,楚苇生才敢矫令,保下阿岚,打开禁地的一处暖阁,将之好生安置。 预料到肯定有长老不死心会和师尊联系,他索性启程去往焚水谷。 果然,刚走到半路,就收到师尊的传念,一如既往地温和,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显然已经知道他私自回仙盟,还插手了阿岚的事,并没有动怒,语气如常,命他立即来见自己。 楚苇生小心翼翼地把传念刻录在留声石上,嘴角带着笑,一边放在耳旁反复听着多年来存下的各种传音传念,一边加紧赶路。 虽然早已做好心理准备,自认为一切安排万无一失,那晚的冲动和迷乱会随着时间流逝被掩盖起来。既然不是自己,就会是别人,为什么不能是自己呢? 无旁人知晓,连师尊也不知道,那自己把这个秘密好好藏着,不就相当于无事发生了吗? 亲眼见到师尊时,心中所有的思虑都灰飞烟灭,欣喜和酸涩交织着,冲刷他的心房。连身下那个迟迟不消失的器官也开始自顾自回味起当夜的痛苦和极乐,一切都恍如昨日。 据阿岚说,这是塑元丹的效果,用于女子,防止双修时破了对面的元阳,只是效用只有一次。若男子服下,则会生出女子的性器,据说恢复原状的时间不等,随服用者体质而定。 他有些不自在地夹了夹腿,幸好廷羲君在远处清点妖尸和伤员,背对着他,一身玄色劲装,肩宽腰细,光是背影就让楚苇生挪不开眼睛。 周围仙盟弟子和其他各派人士来来往往,有的认出了他,上前招呼,楚苇生胡乱一一敷衍过,眼珠一刻不错地盯着廷羲君的方向,脚下却如生根,半晌没挪窝。 廷羲君早已感知到他的到来,手里的事情繁杂稠密,一时抽不出身来,索性头也不回地朝着他的方向挥了挥手,示意楚苇生上前。 “西极是否安好?”廷羲君一边快步掠过横陈的足有腰身粗的蛇妖尸首,一边随口问道。 “回师尊……一切无恙。” “你我师徒多年未见,怎变得这般客气?”廷羲君弯腰,用灵力探查尸身的伤口,发现妖丹已经化在皮rou里,有些惋惜地摇摇头,口中话语带着调笑的意味。 楚苇生一直绷着头皮,恨不得把每句话当仙谕,掰开嚼碎了体会领悟,闻言连忙用力摇头否认,又意识到师尊此刻看不到自己的动作,才出声道:“没有,徒儿只是……” 尸首周围腥臭难当,二人却浑然不觉,走走停停,偶尔有问有答。 终于,廷羲君回头,结束了见面以来他们之间微妙的互相回避,直直看向楚苇生,“只是什么?” 记忆中这孩子的样子与眼前的景象重叠,多年过去,宛如几经淬火煅烧的宝剑,他身上的锋芒和锐气非但没有磨灭,反而更加光华灼灼。 廷羲君思及他好斗嗜杀的作风,不知是喜是忧,目光在对方低垂的眉眼上转了一圈,知道他从小就不爱说话,所以接过自己抛出的话头,移开眼睛,开口道:“炉鼎一事,除外无用之怒,我心里也有疑惑。” 果然,楚苇生抬头向他看来,作洗耳恭听之态,而神色并无异常。 廷羲君悄悄舒了口气。 他试着回忆当天所见,不知何时短暂惊醒,似乎掐着人栽到了水里,剩下的所有细节都模糊不清。始终没看清那人的脸,谁知这几日恍惚之间,那人形貌在识海里逐渐明晰,他潜心等候,终于一举抓住那转瞬即逝的片段。 满面潮红,眼尾艳得像含了血,湿漉漉的眼珠被弄得失了神,只顾张着红腻的唇,舌尖勾勾颤颤,无声喘息。 他惊惧,不解,继而,一股比当时发现圣祖和长老们自作主张,安排了炉鼎为他解毒时还要难以压抑的怒火冲上心间,差点失手砸了身旁珍稀无比的安魂灯。 明明亲耳了听到侍剑弟子说当晚只有合欢宗送来的炉鼎出入过泉宫。 他竟然在意yin自己多年未见的徒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