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稚离日 (第2/2页)
面前,须发飘飘、仙风道骨的老人脸上,笑意几乎把皱纹掐得更深,他一手挽着拂尘,一手拍了拍她的发髻,看样子十分欣喜。 “真快啊,小姑娘又长大咯。” “仪卿见过风相。”老人身居高位,素未谋面,却待她如此亲切,仪卿阴霾尽扫,两手交叠一拜,回了他一个甜甜的微笑。 “听石伯说,你一直想出来看看?” 仪卿看了一眼他身边老实巴交的汉子,抿紧唇,点了点头。 “总是教你守着一处,确也难为你了,不过,你那儿可不比别的地方,别看老头子我虚长了你几千载,若论用处,只怕还不若你个小丫头呢。” 莲仪卿吃了一惊,忙又拜道:“风相过誉,仪卿不敢当……” “没什么不敢当,既然出来了,就玩儿几天再回去罢,以后若是有机会,我也会和陛下说说,让你别太闷着了。” 仪卿大喜过望,乐得几乎能掐出蜜来——她……不是在做梦吧? 最后一日与风相道别时,不知为何,仪卿远远看着那个瘦削灰白的身影,一股温热的酸涩立刻涌入眼眶,久久不能散去。 兴许,他们从前或许也只如亲人一般吧。 心境。 无边深水,一片漆黑。 一朵无根白莲静静绽放在玄水中央,亭亭袅袅,欲开欲闭,莲心处,莹光浮动,如霜如缕。 水面下,七色不同的焰火正围绕着莲花摇曳不息。 七情者,喜、怒、哀、惧、爱、恶、欲,此时正各显其色。 当她喜悦、当她痛苦、当她嫉恨……不同的心境便会引起相应火焰的盛燃,情绪无法消解时,炽热甚至可以化作火海,整个水域都将被一种色焰吞没。 回到莲洲之后,仪卿象征欢喜的赤红色火焰便跳得比旁的总更高一些,修行者时常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必修课,气焰若有长短,便是心有藏执,久不调解,极易陷入魔障。 ——执念越强之人,也越容易自毁。 石伯如是说,她便如是每日观心,但心火的衰旺却总不能如她所愿,平伏不了,拉着石伯看时,他却说:也无大碍,只是人长大了,有些脾气了。 仪卿十分不服,石伯便又告诉她,此事说来,可大可小,从前她身边还有一个观者,专门看护她的心境,即使身远万里,也能在她不能掌控自己时压下肆虐的心火,只是如今她的修行还不够滋生此火蔓延,因此这点小小火苗,并不打紧~。 “那当我不能控制心火时,那位观者就会出现么?” “唔……应当不会了……” “为何?” “因为你出事后他也失踪了,这一世你长在这里,估计也不需要观者了。” …… 仪卿扎扎实实翻了个白眼。 今日,她却想好好呵护那团色泽——黑暗之中,仿佛也能望见无限希冀。 闭上眼,主峰怡人的景色还历历在目,各色各样的水香人气,都是这冷清清的洲域难以呈现的鲜活。 与一些仙童们的交流,更教她搜出了不少疑问。 “我在主峰……见到和我同龄的,都说只修道不学禅,为何我要都学呢?” 石伯没想到,几天里各种目光杂言,她最在意的居然是这个,笑道:“因你从前就是两者同修嘛。” “是么?”仪卿更怪了,“也是你们教我的么?” “那倒不是,你从前师从北玄的两位神君,和我地府中的藏王菩萨。” 莲仪卿有些诧异:“他们为何现在不教我了呢?” “这……你想想,你现在多大了?” “两百零一岁了。” “我们说的你听得懂么?” 仪卿乖巧颔首。 石伯笑了:“这就对了嘛,你看,这些门门道道的你一听便能明白,不过是因为前世因缘累积,这些都是你已经知道的事,我们只是重述一番,唤起你的识记罢了,这还说不过你呢,因此,也不敢让你叫我们师父啊。” 仪卿仍仰着头,“那为何从前便要都学呢?” “呃……这个……”石伯挠了挠头,看向莲昭,似有些为难。 莲昭也看着他…… “……嗯……”石伯抠着下巴道,“多学一个,也没什么不好嘛……” …… 仪卿的眉皱得更深了,越来越多的不解在她脑海盘旋,仿佛有什么东西,隔在每一个与她接触的人面前。 她幽幽抬起了头:“你们……真的是在对我说话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