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李定国传奇_前言:明末灾害及农民起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言:明末灾害及农民起义 (第1/1页)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

    是中国历史上最後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总共统治二百七十六年。

    自从明天启七年1627年,年仅二十二岁的明熹宗朱由校驾崩,由於朱由校三名儿子皆早夭,他

    唯一在世的弟弟朱由检继承皇位,当时朱由检年仅十六岁,是为崇祯帝。

    既位以来,以1637年~1643年明崇桢十至十六年南北方连续7年大范围乾旱,又称崇祯大旱。

    出现在小冰期寒冷气候背景下,为近百年所未见;中国南、北方23个相继遭受严重旱灾。乾旱少

    雨的主要区域在华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这些地区都连旱5年以上,旱区中心所在的河南省,连旱7年之久,以1640年乾旱最为猖獗。乾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涝的格局,且旱区逐

    年向东、南扩大。

    而1640年以後北方降雨增多,转变为北涝南旱。而旱灾必然引起蝗灾,灾难於是扩张到旱灾以外的地区,在这期间瘟疫流行、水灾、饥荒等灾害产生。是导致了灭亡的原因之一。

    而导致了明王朝灭亡的原因其二便是农民军。

    是明末民变的军队,称明末农民战争、晚明民变、李自成之乱、张献忠之乱等。

    在陕西原本就是土地贫瘠,不利於农作物的生长。即使是在风调雨顺的时节,当地农民能够自给自足,足以果腹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在当时旱灾严重、颗粒无收的情况下,又加上明朝政府的赋税和徭役依然啧啧b人,让农民不堪重负。饥荒在贫困的农民间蔓延,而朝廷非但没有开仓赈荒,反而不管农民Si活地只管徵收赋税。

    不利的情况下,只能走一条路:Za0F。

    因被b无奈,陕西的王二在天启七年,带领众人,率先发动起义。期间不断有人响应号召,起义

    军的队伍愈来愈壮大。

    明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对後世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涌现出

    了如闯王李自成等一批历史着名人物。

    起义军一路北上,从陕西到山海关,经历了洛yAn之战、襄yAn之战、成都之战等战役,队伍也在一点点壮大。最初只是单纯地为了抗议朝廷的苛政,农民起义军个个满腔热血将愤慨转化为激情和动力。如此一来,明末农民起义的结果可见一斑,如洪水之势的起义军定能战胜明军。

    一直至清朝顺治年间才结束的一场民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