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续集。 (第4/5页)
转而向轻松简单的动漫轻寻求慰藉。 但温雪凌不敢告诉别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 1 「你怎麽看这种没营养的东西?」 「看这些东西会学坏的。」 甚至不用问,也能知道他们会说什麽。 其实,温雪凌真正喜欢的东西,是「故事」。 是一个故事能够带给她的激昂、恐惧、Y郁、喜乐,是心情随着故事高低起伏的感觉。 是无法远行的她,能随着故事主角徜徉在幻想世界里的梦想。 现今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能接触到的娱乐五花八门,文学家的活动范围逐渐被限缩,更是在盛极一时後被打落深渊。 这个T裁,总有一天会被科技所消灭。 但故事不会。 在文字被发明之前,人们就用口语、用图画传递故事。 若真有一天文字被消灭,人们仍会追求故事带给他们的感动。 温雪凌想写出更好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因为她而感动,所以她才会追着王大明Si缠烂打。 只因为,她被那个故事深深感动了。 王大明:「我本以为你只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大小姐,没想到还有这麽多难处,真是辛苦你了呢。」 温雪凌:「嗯。」 温雪凌回答完,却突然觉得不对劲,睁开眼睛才发现电视剧早就已经结束了,萤幕拨映的是深夜综艺节目。 而王大明正看着她。 所有的一切,王大明全都听到了。 温雪凌脸上绯红,她从未这样向人吐露心事,只因为王大明刚才心不在焉、她又想找机会说出来,才凑成了这一次巧合。 温雪凌紧张的说:「你、你从什麽时候开始听的?」 2 王大明:「就从你有什麽想跟我说的吗?那边开始。」 那不是一开始就有听到了嘛! 温雪凌怒道:「既然你听到了为什麽不回答我?你是故意的嘛!」 王大明:「啥?我回答了啊,我不是嗯了吗?只是我在看电视所以简单回答了嘛。」 温雪凌:「你从头到尾只有嗯算什麽回答?」 王大明:「我的嗯不一样啊!你仔细想想......」 王大明专注的看着电视剧持续沉默,温雪凌只能先开口探探口风:「你有甚麽想跟我说的吗?」 王大明看着电视:「嗯。」表示自己有听到温雪凌说话。 温雪凌没注意到王大明只是随口需应,还以为自己要成功了,说道:「那我听着,你说吧。」 王大明看着电视:「嗯?」怀疑。 2 温雪凌:「你别只是嗯,我说我听着呢。」 王大明看着电视:「嗯?」对对方重复语句的怀疑。 温雪凌有些生气的说:「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 王大明还是看着电视:「嗯。」肯定句。 这就是文字跟语言中,关於「语气」的奥秘啊! 温雪凌怎麽也没想到会因为这个而栽在王大明手上,却又输的心服口服。 用最简单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是现代大众文学追求的目标啊! 温雪凌最後还是回复到了大小姐的个X:「算了算了,反正今天的事你一件都不准说出去,不然你就Si定了!」 王大明:「喔、喔。」 温雪凌:「我要睡觉了,关灯吧。」 2 王大明:「那我去睡沙发好了。」 温雪凌:「哼,你自己不睡床的,可别说我b你。」 房间陷入黑暗之中,温雪凌感觉十分疲累,很快就陷入半梦半醒之间。 温雪凌十分懊悔,没想到她JiNg心策画了两天的行程,没有从王大明口中套出半句话来,反而是自己将内心秘密全部都告诉了对方。 但也有点开心。 这是她第一次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心事。 温雪凌长年以来压抑在心里的积郁、无助、疑惑,就像藏在皮肤底下的浓Ye,不断的累积、恶化,慢慢的在T内腐烂。 越腐烂,越逃避,就越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 如今这些东西腐烂之物全都挤了出来,虽然可能会留下疤痕,至少不会再痛了。 一身轻松。 2 一夜,好眠。 ────────────────────────────────── 隔日一早,温雪凌打开手机,就看见林宛儒传来的讯息: 「你们回去了吗?如果还没,我有件事情想当面跟你们说,看哪个时间方便,在之前那个咖啡厅见吧。」 温雪凌回了讯息,拉着睡眼惺忪的王大明前去赴约。 林宛儒开门见山:「是这样,关於王大明你的作品,我们昨天晚上开会讨论後有了共识,想当面跟你说一下。」 王大明还不知道该怎麽回答,温雪凌先是着急的问:「怎麽样?」 林宛儒:「我们希望你先写续集。」 王大明跟温雪凌同声说道:「啥?」 林宛儒解释道:「我们觉得这本作品虽然十分JiNg采,但有许多伏笔跟人物没有收尾,必定要有续集,否则不算完整。」 2 王大明:「是、是这样吗?可是已经有结局了啊。」 一旁温雪凌在这点上确是赞同林宛儒的,说道:「当做是单卷的事件结局来看,确实b较合理。」 「那是什麽?」 温雪凌解释道:「系列里主要人物角sE不变,但配角跟环境改变,一集一个故事结局,这样随时可以完结,或选择继续写下去。」 林宛儒补充说道:「现在作品的销量很难预测,很多作者用这个方法来测试销售量,不好卖的话就不继续写了。」 温雪凌冷哼了声,说道:「是因为出版社经常把作品腰斩,作者才不得不用这种方式来测试吧。」 对於一本商业出版的作品来说,最现实的就是「销售量」了,卖得不好让出版社赔本的书,就会被要求在预定完结篇的集数之前提前结束,俗称「腰斩」。 被腰斩的作品结束了,作者还会想继续写第二本、第三本作品,但此时作者已经被出版社贴上「销量不佳」的标签,编辑们宁愿启用新人,或乾脆就减少出版量。 出版业界圈子很小的,作者的销量还算保密,但「卖得好不好」这件事很容易就可以探听到,未来投稿审核出版的难度将会大大提高。 因此,在销量太差的情况下先行断尾求生,是没有选择之下的选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