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8.心态不错 (第1/1页)
到了学校,看着紧闭的宿舍大门,宁秋傻眼。 问了传达室的大爷才知道,放假期间,学校的宿舍是不提供住宿的。 没办法,宁秋只能提着行李去了新买的小楼。院子的改建已经完成,靠街边的店门紧锁着,和她离开时一样。 走过转角,打开院门。才大半个月的功夫,院子里已经满地的落叶,看着很是萧瑟。关上院门,宁秋走进小楼,晃了一圈,最后把行李放在二楼南边的一间房里。 这栋房子里空空荡荡,除了放假前搬进来的一堆被子铺盖。虽然只是住几天,那总得弄张床吧。 拿着钥匙宁秋又出了门,在附近的一家家具店里买了一张折叠的钢丝床,这才哼哧哼哧的搬回院子。 忙了一整天,宁秋精疲力尽,吃了两个从家里带来的煮鸡蛋,喝了几口刚买的矿泉水,就钻进被窝休息了。 一夜无梦,第二天宁秋一大早就醒了。起床洗漱后,就抱着她最重要的书包出门了。 昨天晚上也没好好吃饭,今早她可要吃顿好的,否则身体真要受不住了。双份羊rou的羊rou汤加烧饼,外加一个煎鸡蛋,吃的一脑门的汗。 坐公车赶到食品厂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了,看门的换了个人,宁秋并不认识。 “您好,我想找技术部的徐启明。” 那人斜睨了宁秋一眼,“现在是工作时间,想找人中午再过来。” 距离中午还有将近三个小时呢,宁秋等不了。 “那能不能让我打个电话?” “你又不是厂里的,怎么能随便让你打?!”那人口气生硬。 宁秋笑了笑,从口袋里拿了张五块的纸币,直接放在他面前。 又问了句,“我能打个电话吗?” 那人伸出手,快速的把钱捏在手里。“咳,快点啊,这可是厂里的电话。” 宁秋道了谢,打电话给徐启明,让他来门口接自己。 没等一会儿徐启明就来到大门口,把宁秋带进了厂子。 “马副厂长现在在吗?”宁秋问。 徐启明看了看周围,这才小声对宁秋说。 “现在厂子里换了不少人,说话不方便。马副厂长知道你今年过来,让你晚上一起吃饭。” “行。” 今天也许是在益民食品厂最后次进货了,宁秋也没手软,一下进了五千块的货。这个数量够得上厂里的进货标准,别人也不好在上头做文章。 这么多货小面包车是装不下了,宁秋索性又多花了一百让厂里直接运去小院。反正那栋房子现在空着,就先当仓库用了。 晚上,徐启明带着宁秋去了马副厂长说的那家饭店。到场后宁秋才发现来的人不止马夫厂长一个,还有张厂长、陈师傅和一个宁秋并不认识的中年人。 “哎哟,宁丫头来啦,过来坐。”马副厂长招呼着宁秋,看样子心情还不算太糟。 宁秋和两位打了招呼,看着陌生的中年男子不知道怎么称呼。 马副厂长介绍道,“这是厂里的老财务了,我们一起进厂子的,当年也是一起退伍的战友,张立强。你就叫他,张叔。” “张叔,好!” 几人落座后,张立强开了口。“我听马哥说起过你,没想到年纪这么小。” “别看她年纪小,本事可不小啊。我们厂能有今天,有一半是这丫头的功劳。” “马伯看您说的,咱们这是互惠互利。” “说的是!” 菜一盘盘的端上桌,几人边吃边聊,话题自然而然的谈到这次厂里发生的事上。 “张伯伯,你和马伯今后有什么打算?”宁秋问张贺厂长。 张贺叹气,“我六十出头了,也该到了退休的年纪。下来也好,回家陪老伴,家里还有小孙子要照顾。” “那马伯呢?” 马副厂长喝了口酒,“这事说来还是我连累老营长了。”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人家可是早盯上了这厂长的位置。就算今天没这事儿,今后也会找其他理由把我踢下去。” 马副厂长叹气,“唉!是啊,没了兄弟你,我早晚也得走。谁都知道,我们是拴在一根绳上的。” “那你以后也像我在家陪老伴?” “我还没到退休年龄,在找个地方干几年吧,要不闲在家里也待不住。” 说完又看向宁秋,“丫头,以后你小店里的货怎么办,月底我们可就做不了住了。” “之前我进了一批货,能撑一阵子,以后我想自己现做现卖。” “现做现卖?” “嗯,点心当然是现烤出来的才是最好吃的。” “可你还在上学呢,哪儿有时间啊?” “马伯你也知道,我在学校附近买了处地方,距离学校也不算远,每天还是能抽出时间烤制点心的。” “嗯,这也不错啊。如果以后要帮忙就找我,反正现在我也闲下来了。” 宁秋笑,“马伯可是副厂长,去我那儿不是大材小用了。等我以后的店发展了,再请马叔来帮忙。” “退下来就是无业游民,说什么大材小用。” “马伯这么有经验,相信一定有厂子抢着要。” 听后几人都笑了。 张厂长对一旁的老陈和赵立强说,“你俩啊也不用给我们抱不平,好好待在厂子里。我和老马年纪大了,就算退下来也干不了几年。你们可不一样,还能干十来年呢,安安分分的干到退休。” 两人虽面上看着不情愿,但还是点点头。 饭吃到八点多就散了,几人考虑到宁秋年纪还小,太晚也不像话,让徐启明把人送回去。 直到坐上副驾驶,宁秋才叹道。“好在两位大伯心态都不错,挺看得开的。” “你太小看两位厂长了,他们可都是上过战场的人,这对他们又算得了什么。” “陈师傅和他们的关系原来也这么好啊?” “那当然,师傅是被张厂长破格收进厂子的。我师傅年轻的时候横着呢,要不是张厂长,他差点儿走了歪路。张厂长对他有恩,他一直记着,为了这次的事,师傅去省里反应了很多次都没结果。” “这只能说明,对方来头不小。” 听后徐启明没有说话,车内沉默了一阵,宁秋问他。“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会和师傅留在厂里,我倒要看看,赶走了两位厂长,厂子会有什么起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