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之后的故事2:照例写几个小日常,不一定写谁,端不平水 (第2/2页)
萝便要来了这株似水晶打磨的枯枝,插进花瓶,摆在了自己宫中。 鱼芹萝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真漂亮。陛下喜欢吗?” 梁鄞垂眸望着她笑:“喜欢,朕也觉得真漂亮。” 4. 梁澈从边关启程前去拜别了祁老将军。 祁一蕤在边关数十载,见过的人只多不少,能看出梁澈并非池中物,也清楚知道他此行回京是要做什么。 按理说他身为三军统帅,应当是忠于君王,如果新登基的梁寂遇到什么极难处理威胁到生命和国家安定的危险,他们当立即回京救驾。 梁澈和祁一蕤谈了很久,不知道那场谈话究竟说了什么,但京城传来急召让他领兵救驾时,祁一蕤力排众议压下了传信之人和召令,做了个失败便会株连九族的谋逆之事。 他赌对了。 先帝人中龙凤,生出来的这些个儿子也个顶个的优秀,有能力之人太多,那帝位只有一个,必然是养蛊一般能厮杀出来一条血路的才是最优异的。 梁澈登基那年,祁一蕤奉命回京,还带上了自己十三岁的儿子祁映己。 这还是祁映己有记忆来第一次回京,他跟个土包子似的,在马上忍不住一直问问题:“爹,那糖人看起来好好吃,你吃过吗?儿子替您尝尝?” “爹,皇帝是谁啊?我待会儿要怎么行礼啊?” “爹,那家阳春面看起来好香,你能不能给我些钱让我去逛逛啊?” “爹,你看到那家卖烧鸡的铺子了没?那个老板和你长得好像哦!这么有缘,不来一只可惜了!” “爹——” 祁一蕤黑着张脸扔了二两银子给他,让他面圣完哪儿远滚哪儿去。 祁映己笑嘻嘻地伸手接过他抛过来的银两,眼角的笑恣意飞扬:“谢谢爹!” 进了皇宫要交出兵器更换朝服,祁映己第一次穿这种绫罗绸缎制成的新衣,十分新奇:“爹,这衣服回边关我能拿走吗?” 同行领路的盛祥被他的话逗笑了:“祁小公子愿意拿就可以拿。” 祁一蕤揪着祁映己的后脖颈,让他好好走:“这小子野惯了,不懂规矩,盛公公多担待。” 盛祥笑道:“哪有。祁小公子就是这个年纪的少年人该有的活泼,想来就算是陛下见到祁小公子,也不会觉得有何过分的。” 梁澈的面容还极年轻,神态间也有着尚未褪去的少年气,可他神色淡漠,思绪内敛,总让人琢磨不透他在想什么。 祁映己规规矩矩行了礼,站在一旁听他爹和陛下谈话,心里想道:陛下有点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过了会儿,又想:饿了,爹什么时候能商议完啊。 又过了会儿,他接着想:等会儿回家,我要去看看娘亲的画像。边关那一幅看腻了,爹说将军府还藏了好多呢。 祁一蕤一告辞,祁映己才猛然回神,跟着磕头行礼,一出皇宫就高高兴兴说道:“爹,儿子出去玩了!” 浪了一天,夜晚回家,祁映己怀里藏着什么东西,鬼鬼祟祟地去了祁一蕤的卧房:“爹,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娘亲。” 祁一蕤歪在榻上看书,见他这么说,便掀开毯子,起身披了件衣服:“怎么了?” 祁映己的眼睛比边关深夜的繁星还要明亮,他兴高采烈打开了怀里的小木盒:“是个雕了梨花的簪子!在娘亲最喜欢的那家店面买的!” 纵横沙场几十年的祁统帅眼神软了下来,粗粝的修长手指拿起那根簪子:“……是幼颀喜欢的。” 给梁幼颀的牌位上了香,祁映己盘腿坐在蒲团上,拿了个贡品吃,边吃边说道:“娘亲,这个首饰你喜欢不?我糖人阳春面烧鸡都没吃嘴里,哼,爹真抠门,就给我二两银子……我挑了好久,感觉都长得差不多,还是后来问了店里的几位热心肠的jiejie才选出来的,她们说送这根簪子给心上人,心上人绝对会喜欢!” 祁一蕤笑着骂了他句:“臭小子,那也是你老子的心上人!” “我知道呀,你出钱我出力,四舍五入还是爹爹你送得嘛。”祁映己捱一句骂很委屈,“爹你别插嘴,让我跟我娘说会儿话。” 祁一蕤:“……行,你说。” 祁映己便接着道:“娘,我以后也要在边关当大将军,当三军统帅!等我闯出一番天地了,就驻扎在军营里,守着身后这片疆土。” “是我祁家的好儿郎。”祁一蕤的眼底有些光点,可等祁映己仔细去看时,又什么都没了。 祁映己道:“娘,你放心,爹这些年别说再娶了,身边连个女人都没有。儿子也有好好读书好好吃饭,我现在长可高了,用不了几年就要比爹爹还高了!” “娘,”祁映己从地上站起来,抱着梁幼颀的牌位,轻轻亲了一下,“镜儿很想你。但是爹说,只要还有人记着你,娘便没有真正消亡。” “有爹爹在的地方,就还是我们的家。” 5. 祁一蕤的尸体被手下将士拼死从战场上捞了起来,一路护送至军营,三军悲怮。 军队一时没了主心骨,副将尚没有主掌三军的才能,这场战争虽然胜利,但代价太大,让他们元气大伤,谁也不想接管这堆烂摊子。 祁映己全程没有多言,在一群大老爷们推拖不定时,主动站了出来。 命人去打扫战场,捡回尚未完全死亡的受伤将士的尸体好生照顾;清点剩余粮草晌银,查清这次冲突伤亡多少名战士;在沙盘地图前整宿思考对策,无数次模拟接下来该如何做……祁映己一言不发,却在无形中做了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事——站在统帅的位置上,担起统领三军的责任。 三日后,京城传来急脚递,命祁映己接管帅印。 他不过十四岁,尚且年幼,不服之人占了大多数,无非是祁一蕤生前军威甚重,军队之人也把服从命令当做了最重要的事,才肯听命于他。 1 一场奇袭胜利,练武场找事的人没有了,训练场挑衅的人也没有了,所有人都用含着惧意和敬意的目光看着这位史书上最为年轻的统帅。 等边关的动荡稳定下来,祁映己命卫濡墨接任军师一职,和卸甲归田的卫老军师回了趟老家。 祁一蕤和卫老军师是老乡,又是多年同僚情谊,祁一蕤的下葬他自然也是尽心尽力帮忙。 守灵许久,下葬那日,祁映己开了娘亲的棺材,将娘的尸骨和爹的放在同一座棺材内,一起合并下葬。 深夜,肃杀沉默数月的祁映己敲响了卫老军师的宅邸大门,眼眶通红。 卫夫人心疼地忙迎他进来,给他披了件衣服,握着他冰凉的手,企图渡些热量过去。 祁映己额上绑了白色的粗布,垂下的眼睫很长,根根分明,上面挂着晶莹的泪,俊美苍白的脸带着脆弱的悲伤,整个人易碎的像件精致的瓷器。 他扑进了卫老军师的怀里,声音颤抖,说: “卫叔叔,我以后没有家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