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回拟他事道明身前路,泣血泪字字书教训拓眼界姐妹化恩怨,枉两世终活自在身 (第1/3页)
与周子祥和离的消息,瞒不住有心人,这不是件多大的事情,皇家没有声张,众人也不便传话。 因此,许三娘这一遭独身,没像前世那般闹得人尽皆知。 她住在庄子上,安静过日。 再没有枷锁套在她脖颈上,非要她嫁人成婚,做一个称职的贤妻良母。 周子祥自来熟,时不时到庄子上蹭吃蹭喝。 许三娘只当他是个隐形人,随便他嬉笑怒骂,彼此互不g扰。 做夫妻不成,但前头的买卖做得顺当,她不介意留两分香火情 过完年后,周子祥拍拍PGU便走人。 他走后,周府管家上门投靠。 周子祥已吩咐,将周家这些年积累的余财尽数送与许三娘,出手倒是大方。 小公主已满百日,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护不住jiejie,不愿留在京里要她分心照顾自己,轻车简从,隐入茫茫人海。 许三娘亦收拾行李,准备后路。 她隐隐感觉,风雨将至。 借着周家的关系,她打听太子动向方便许多。 这位爷心狠手辣,近来动作频频,再加上前不久镇国公主落水,她不得不多想。 太子迟早要和镇国公主对上,争夺皇权,是上位者的把戏,他们你Si我亡是该有的代价。 烽烟四起,老天爷不会告诉凡人到哪里去寻安稳日子。 小梅偶有的家书,都写自己忙着训练。 镇国公主在西南蓄养军队,天下必将有一场大仗。 三月,京里百姓过年挂上的灯笼还没从屋檐取下,接连听到好几个噩耗,开年不顺。 隐隐有传闻说武安王在西北发出好几篇檄文,直指当今圣上血统有异。 四处暗cHa0涌动,忽有一日,京中民宅屋墙外都贴有檄文。 事情再也瞒不住,监察御史在朝会上将事情摊到明面上讲。 实在是谣言愈演愈烈,传闲话的人将太后与太平寺住持穿的K衩是什么颜sE都说得明明白白。 武安王推出人来明着喊话,说皇帝与先皇长得并不相像,眉眼肖似太平寺和尚。 事关皇室T统,按理早该辟谣,皇帝稳如泰山,仍照旧打理朝事,对此事不置一词。 又有谣传说祥瑞多出自西北,意在指明西北武安王才是天命所定,要修正正统。 街头巷尾的茶馆把史书翻开,津津乐道这些皇家争夺龙椅的惯常把戏。 招不在老旧,只要管用。 同辈的王爷跳出来指摘在世的皇帝名声不好,总归不是件太平事。 破局的人却是镇国公主,她快刀斩乱麻,携一支骑兵先锋,趁夜突袭西北,一刀砍下武安王头颅。 武安王世子亲自替父写下认罪书,告罪其父有反心,故意颠倒是非,意图Za0F。 皇帝厚赏武安王世子,才正经写澄清圣旨,言明之前议论本是谣传,事关先皇声誉,不愿留有疑惑使先皇为后世耻笑。 总之,从各个角度全方位证实皇家传承没有问题。 大夏建国以来,叛乱纷争不断,这百年来的太平已是不易。 武安王叛乱的风声泄露,人心惶惶。 镇国公主雷厉风行,手段强y,压下许多想浑水m0鱼的人,但没能将百姓心中的恐慌全部打消。 和平之所以可贵,正因战争才是千百年来的主流。 太子夜夜失眠,他这jiejie好厉害的手段。 谁都不成想她会突然出手,武安王轻轻松松就没了。 说不定什么时候,她会杀回皇城,将自己斩于刀下。 上回她明明见到自己S箭要杀她,却不声张。 太子瞧不上她假模假样的包庇,不说,难道事情就能当没发生过,可笑之至。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已经上了南边的贼船,受制于人。 退,父皇不会放过他。 若搏一搏,他虽然不得不暂时忍气吞声,只要能坐上皇位,隐忍些怕什么。 反正他已忍了这么多年,有舍才有得。 南边催着他bg0ng,打量他是个蠢货,算计着要他跳入万劫不复的陷阱。 这想法实在令人心动,他再到御书房去回话的时候,看着父皇不再笔直的背脊,便更蠢蠢yu动。 来不及收回视线,太子与皇帝眸光相交。 父皇凝视着他,脸上神情似笑非笑,太子仿若置身寒冰之中,下意识便跪下。 腿一弯,他莫名觉得自己完了。 尽管他什么都没说,父皇也不曾说话。 他知道,他做的一切都瞒不过九五至尊。 太子和皇帝,不是差在即位的时间上。 他再是太子,生Si仍维系于皇帝的念头。 大夏朝只有一个君,他是臣。 名分,是全天下都追求的东西,他也不例外。 到濒Si的时刻,太子反而异常沉默,脑子里转过千言万语,都吐不出来。 他有些厌烦,父皇逐渐年老,看着他羽翼渐丰,是不是果真担心君权旁落,被取而代之,所以才对他平平淡淡,既不过分赞赏,也不轻易责骂,就像对其他大臣一样。 没把他当作儿子,而是维系皇权的一件工具。 他的那几个兄弟,也不见父皇多么Ai重。唯一特别的就是对几个公主,哦,还有贵妃。 母后与父皇恩Ai数十年,近两年得了周贵妃,便不如从前。 从父皇许jiejie去军营开始,他就不服。 父皇乱了规矩,难保将来不会引起纷争,挑动其他人谋夺自己的太子之位。 那时候他还不曾想,父皇也会有这个意思。 他资质平庸,秉持中正之道,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教导他的师傅们反而很满意,他晓得他们的打算。 太子无大才,X格敦厚,将来登基他们才使得出贤臣的作风,大展拳脚,不被人掣肘。 争抢,伪装,是皇室中人刻在血脉之中的本能,错的不是他。 屋内鸦雀无声,太子跪伏,不敢有别的动作。 好半天,他才听见皇帝说,“出去吧。” 太子长舒一口气,叩谢跪安,“谢父皇。” 才退出大殿,外头下着春雨,凉风袭来,身后的衣服紧贴着背,汗Sh一大片。 他不等太监打伞,径直冲入雨中。 身后的太监侍卫吓了一跳,慌忙追上人,若太子风寒不好,他们又要遭罪。 自他当上太子后,再没有这样任X的时候。 雨水冲乱发冠,太子自己也分不清楚脸上哪一颗是水珠,哪一颗是泪珠。 皇帝站在窗内,见着太子远去。 做天子的儿子,有时候幸福,有时候可怜,做太子的那个儿子,最可怜。 他看着正儿一步步长到今天,并不在乎他心狠手辣,敢朝亲人下手。 选皇帝的接班人不是选庙里的住持,讲究杀生犯忌讳。 对自己不狠,将来便是天下人对他狠。 正儿没错,皇帝叹息一声,无论镇国,还是正儿,他宁愿手足相残,选出最合适的那个。 若他们守不好江山,将来的人会怎么书写自己的身世,他想着便心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