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诩】捕蛇者_捕蛇者(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捕蛇者(三) (第1/4页)

    回颍川的路是郭奉孝选的,这个混蛋剑走偏锋,替他们选了一条天灾人祸一应俱全的险路。

    原本两个月不到的路程,愣是让他们从立春赶到了立夏。

    当然,这些时日并不单是在赶路,他们也将自己对于未来的美好希冀传给了那些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灾民。

    自此,三贤的名声真正在坊间传开。有人言:“得三贤者,即可得天下。”更有甚者将他们三人视为能化解世间苦难的菩萨。

    不过再怎么神化他们,他们也并非真神,只是被老天多喂了两口饭罢了。

    事实上,这趟行程并不顺遂,期间还闹过好几回乌龙。

    就好比现在——

    “我订婚了。”贾诩言简意赅,缓缓吐出了四字。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原本在书案对侧清算盘缠的荀彧手一抖,拨裂了两颗算珠。

    再看榻边的郭嘉,他原本正在倒酒,酒壶见底,酒水堪堪流了一地,他也没有反应过来,还在往杯里继续添。

    沉默半晌,终是荀彧率先发话:“文和,是哪家的淑女?可否同我们详细说说。”

    他的订婚对象是王氏的女公子,先前在辟雍同她有过几面之缘。

    可惜的是,她还未学成,她的家人便以婚嫁之事为由,将她硬绑回家,软禁了起来。

    王氏不知从何处截获了一封密信,里面交代了部分关于董卓进京的消息。

    先皇驾崩,宦官掌权,朝廷混乱不堪,而董卓手握大部分兵权,是最有能力与十常侍抗衡的。

    这是一场豪赌。若站对位置,今后定是玉食锦衣享不尽;若是跟错了,那结果可不是掉脑袋那么简单。

    此地不算偏僻,又是进京的必经之路,这狠心的老头之所以软禁自己的女儿,也是为了讨好董卓,将她献出去作为溜须拍马的贿品。

    纵使满腹经纶,这位女公子依旧难逃封建纲常礼教的束缚,最终还是沦为了婚嫁的工具。

    不知者无罪。可悲的不是一无所知,而是看到了这世间的不公,知晓了自己的可悲的处境,却依旧对此无能为力。

    心狠手辣的残暴之人,视若无睹的冷漠之人,游戏人间的昏庸之人,消极避世的胆小之人,人人都可能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共犯。

    乱世是一局棋,他作为旁观者,看得最清晰。

    这一路过来,他们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救济了不少灾民,也看遍了无数世间的炎凉。

    可他知道,他们的行为不过是蜉蝣撼树,影响微乎其微。

    真正需要改变的,从来都不是他们,而是那些只会一味地乞求与等待的,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形象的可悲民众。

    书写历史的,不应该是那寥寥几人。

    可奉孝说得没错,这世间之人,大部分是无用的。他们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强大,更不敢起身反抗。

    随波逐流的鱼,被乱世的洪流冲上岸,只能躺在案板上等死,任人宰割。

    想来也是可笑,从前那些人惧怕他,甚至嫌恶他,现在却接纳了他,将他们当成救世的英雄。

    哪来的什么英雄?受苦受难是他们活该。

    他没有学长和奉孝那般的好心肠,也无法共情人们遭受的苦难,只能做一个拙劣的模仿者,装出一副诚心的模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想救她。”他抬眼,平静地注视二人,语气坚定。

    荀彧还未发话,倒是郭嘉先沉不住气了,他直起身坐好,将杯中将要溢出的酒一饮而尽,而后用调侃的语气道,“阿和,你打算怎么救?逢场作戏还是假戏真做?你要想清楚,这不是过家家的游戏,若真成婚了,可是要担起责任。”

    这世界上最不可信的人居然在和他谈“责任”?还有比这更好笑的事吗?

    看来这桩婚事应得不亏。

    不过他的目的当然不是和名门世家的大小姐成婚,而是要从王氏手中骗走他为表诚心而准备的一份大礼。

    郭嘉端着酒晃到他的案前,俯身看了眼他抄录的单据,悠悠感叹了一句:“啊呀,看不出来,那平日里素来以节俭自居的王老先生居然那么大方呢,看来百姓对他很是爱戴呀。”

    半长的发坠在他身侧,肩的一侧甚至能感受到属于那人的体温。

    他呼吸一滞,动作僵硬地将单据递给了对面的荀彧。

    “文和,你是认真的吗?"不止郭嘉,就连荀彧也为王氏的大手笔所震惊。

    "虽说强占他人财物属不义之行,但这些东西也都是王氏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本就不属于他。”

    他说着,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被某个混蛋打乱的呼吸,又继续道:“......若是取得这笔物资,我们便可以着手募集义兵。虽然和董卓军相比是以卵击石,但身处乱世,手握兵权,自然有了谈判的底气,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孤立无援。”

    语毕,他转头,故意用满怀期许的目光望向郭嘉,“奉孝,你觉得如何?"

    方才离的近,阿和这一转,差点亲在了他脸上。

    他怔了一下,忙不迭起身,取了几只杯盏摆在案上,而后在荀彧身旁落座。

    “甚好,所以阿和打算如何从王氏手中夺取这批物资?”

    “既然王氏要投靠董卓,那我们便将计就计。"望望对面二人,他笑着执起其中两只杯盏,将其放在茶壶的一侧,从容道,“我已经同女公子商榷过了,届时我以张绣军师的身份,同王老先生达成合作关系,尽力拖延一些时间。"

    他在两只杯盏内斟好茶,继续道,"你们二人则赴往藏匿点,进行负责物资的清算和运输。"

    说着,他将杯盏推向了两人面前。

    这个计划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他知道对面两人都不愿意让他一人以身试险。但显然,不管选谁,另一方都不会轻易妥协,于是便顺水推舟,将决定权推了回去。

    荀彧饮了一口茶,思忖片刻后道,“我还是觉得不妥,就算念及同窗旧情,出手相助,人与人之间也免不了相互算计。昔日好友反目在这乱世是屡见不鲜,文和有什么信心确保消息可靠?”

    他正要回答,却被郭嘉抢了先:“学长,既然阿和都这样说了,那我们便信了罢。阿和有什么理由骗我们?若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