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七、解惑 (第3/4页)
研得更多些,草民实在不配居功。” “那也是吕师教导有方,贤师出高徒。昨日朕才下旨令他二人与另一位首席韦静书一同前往江淮查案,果然找对了人!” 吕雩莞尔,“那几个小家伙……我只盼他们往后别给陛下添乱就好。” 成璧亦笑,明明心中欢悦,可声音却不自禁地有些哽咽了。想是一路行来处处碰壁,今日竟陡然巧遇柳暗花明。 她掩饰X地微一偏头,随即回转过身来昂首笑道:“有此新法,朕当即刻令工部绘制图册通传天下,并下旨令各州、郡、县、乡增设民间书院,择其优者拨款扶持,以观后效!另有一样事:朕身为帝王,却尝尽nV子位卑之苦。孤掌难鸣,唯恐登高跌重。今秋闱将至,朕有意延邀天下巾帼与须眉同台相竞,又知nV子素来拘谨,若无人去做那引路的明灯,恐怕不敢抛头露面。还请吕师拨冗相助!” “用取士的法子,兴许有些激进,可也不失为一束良机。”吕雩略略思索一阵,便道:“如此一来,陛下又给自己多树了一群敌手。不但门阀恼怒,男人看见自家婆姨生出反骨,只怕更要怨恨不迭了。不过好事总要有人去做,陛下既已开口,草民自当忝任。书院中的姑娘们也成才了,草民这便让她们分至各乡准备参考,顺便也挑一挑州府的好苗子。” nV帝亦点头,犹豫片刻,又补了一句:“不知吕师觉得……趁此机会,在各地兴修nV学,何如?” 吕雩摇头,打断了她的踌躇满志:“步子迈得大了些,陛下那国库里还有钱么?” “这……” nV帝赧然。 “其实陛下想得不错,nV子是该入学读些正经书的。闺房里做得出什么学问?可草民却不建议建什么‘nV学’。如果眼下我大胤已然见得男nV各占一壁,YyAn二分天下,那么兴修nV学自然合情合理。可惜尚未实现,建了nV学,也诚然是又搭了一所宽敞些的闺房,对陛下的大计无甚裨益。您所求的,是我辈nV子一同参与实g兴邦,又不是像晋懿帝李弦篡改佛头那样,浪费钱银为自己得位的正当X造势,故而,所取之士的心X、格局更加重要。毕竟nV子入朝本就处在风口浪尖,一人得罪,则天下红颜都共担其责,再被抢占道义上风的人搬弄几句,往后想要入仕就更艰难。” “在我警世书院,凡入学者,无论男nV都需得清楚自己这一世要与谁争,对姑娘们,草民更是不遗余力地耳提面命。nV子在世俗眼里,是不入流的弱者,若要入世,就必须从男人手里抢夺权柄。可天底下的权力早被男人瓜分殆尽了,总不能凭空生出一样来。于是我便令其自幼与男子同席同列,在为学中抛却天生的差异,一视同仁地去评判他们。此之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事实上,照草民这些年的教学经验看来,男nV同列同学,往往多是那些nV学生更机敏,表现得更好些,且还不拘在文词上头,术数策论皆是如此。nV儿家天生文静些,愿沉下心来钻研学业,知道机会难得,故也刻苦更甚旁人。同样的脑子,她分明就b男子勤快,付出的汗水更多,她凭什么还学得不如人?有了势均力敌的能力,而后熟悉男人的思路与缺点,由此再少减些崇拜,多些从容,做到这些,我辈nV儿方可真正入世自立起来。” “这也是陛下所求之道,草民猜得可对?” 她狡黠地眨了眨眼睛。明明是近于迟暮的一双眼,此刻却灵明通透,恍若神仙童子。 这一刻的吕雩,是帝师或是草民已不再重要。她只做她自己,就足以震撼人心。 平章居士,名不虚传。 赵成璧正了正身子,俯身端肃一拜,“是朕想得浅了。朕谢吕师答疑解惑!” “什么解不解惑的,草民最不解这说法。今儿陛下只不过与草民聊得投缘罢了,能为陛下分忧,是草民本分所在。” 她总这么打趣,成璧也早听习惯了,故只是抿了抿唇,笑回:“吕师之言让朕宽慰了不少。原先朕来前,可是急得连饭都吃不下了。” “哦?陛下何故如此心焦?” “唉……军情乃机密,这话朕本不该提。不过再瞒两日,也就不是什么机密了。” 成璧面露痛sE,沉声道:“我大胤与西洲战事不利,不但正面战场上丢盔弃甲,连北庐城都被蛮子乔装攻入,沿街烧杀抢掠作恶无数,朕心痛不已,又觉塘报有异,故决定亲赴前线探查此次兵败的始末,朝中事务暂交由程师代理……” “什么!” 成璧原以为她已瞧透吕雩的X子,就算听了这怄人的军情也必不会自乱阵脚,多半是不急不缓地与她详解其中诡秘,岂料眼前之人闻言面sE大变,竟一甩衣袖,猛地拍案而起! “既然如此,陛下还等什么,莫要同草民浪费时间,速速前去!” 可怜那nV帝俨然是被她陡然变化的态度骇了一跳,竟一时不敢做声,听她催促,这才讷讷地道了声是。 入夜。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思源山远出京畿,清幽秀丽,正值初夏时节,白日里满山苍翠,即便闭目徜徉亦能呼青x1绿。月上山头,又是另一重空灵境界。 皇帝的马车早已碌碌远去,书院弟子也下了晚课各归厢房温书习课。自山涧溪旁传来一阵歌声: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呀呀,可叹风月迷人眼!我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笑看痴人又一世,绣户王城总荒芜……” 歌谣飘飘渺渺,时断时续,好似山JiNg鬼魅沿途鸣泣。不大一会儿,便隐入深林,杳杳无声。 山腹有座老君殿,虽坐落于警世书院左近,却因其位置隐蔽,平日里鲜有人迹。此夜已近子时,殿中隐有烛火闪烁,一人正手执拂尘立于殿中,面向天尊牌位俯首敬拜。 供案之上平齐摆放着三枚牌位,各自供奉了三注香火。中位太清道德天尊,左位先太祖昭明天启圣武纯皇帝赵寅诚,右位牌子稍小些,其上字迹也被虫儿蛀得模糊了,只隐约见得“nV”、“阮”二字,那nV字又写得极瘦,b起全字,更肖似偏旁。 老君者,先于天地,道清德极;昭明帝,人皇至尊,权势之巅;那许是姓阮的小娘子有如蝼蚁灰尘,却在Si后得以与前者并排相列,同享天尊香火。 神、君、人,三位一T。天公、地道、人情皆视同一律,这是吕雩的道。 案前之人头簪七宝攒珠莲花冠,着一席紫底天师法衣,衣上纹饰浓金如赤,拂尘一扬,旋身回视,正是警世书院那位奇人山长吕平章。 “是谁在殿外做贼?”吕雩含笑开口。 1 山坳处幽夜无光,老君殿外亦冷冷清清,偶有狸猫自檐上奔走而过,带起一阵轻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