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第2/2页)
个营业担当说:“放心,不会的,就广州这个天气,一直要热到九月底,十月还比较热呢!看今年这种天气,我觉得十一月都不一定凉得下来。” 另一个人说:“钱是赚不完的,这么热的天就像到了火炉里一样,有再多的钱也受不了,我还以为到了非洲了呢。这一场雨下来,菜价要降一降了吧?” 安茹道:“别的暂时说不上,但蘑菇应该会有的,一场雨之后,山上经常会长出许多蘑菇来,只不过咱们这是市区,基本采不到的。” 几句话点醒了一帮人,大家纷纷说着: “就是啊,我们采蘑菇去!广州怎么没有山?大夫山,白云山,这不都是山嘛!等雨停了去白云山!” “采了蘑菇回来作蘑菇汤,新采的蘑菇熬汤最好喝了,太鲜了,根本不用放什么鸡精味精!那种调味提鲜的东西吃多了就发腻。” “蘑菇老鸡汤!蘑菇鲫鱼汤!……” 少芬是个很实际的人,立刻泼凉水道:“你们会采蘑菇吗?蘑菇不是看到一丛就能采来吃的,要小心会有毒蘑菇,那样的话吃下去就死翘翘了!” 一群人立刻蔫了。 只有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人,大家都叫他“常叔叔”,从前做过野外工作,拍着胸脯说:“我去!我认识蘑菇,绝对会采到能吃的鲜蘑!” 从周三开始雨势转弱,到周五基本上停止了,天气又开始热了起来,但比起之前终究稍差了一些。 周日沈宝云出门去买了一点东西,经过一个报摊,随意地看了一下报纸头条,居然是:“八月二十二日万人爬白云山”,副标题是:“采蘑菇盛会,全民野外运动”,照片上是一个女人灿烂的笑脸,捧着篮子一副丰收的表情。 沈宝云身上一抖,还真的有这样的事,大家爬白云山居然已经不是为了锻炼身体,是为了采蘑菇了!不过也没所谓,采蘑菇也是一项很有趣味的运动,开开心心地活动一下,可能效果更好。 她回到家里,坐在那里想了想,忽然想到自己空间中有许多蘑菇,不如明天带一些蘑菇烧的卤过去,给大家作打卤面吃。 周一早上,沈宝云一来到办公室,就高兴地和大家说:“同志们!我带了蘑菇西红柿的卤过来,大家中午拌面吃啊!可鲜呢!” 她手里举着一个大大的饭盒,向大家比划着。 办公室里立刻沸腾了,有人说:“真的?快给我看看。喔,好香啊!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阿宝,你买了这么多蘑菇,得花多少钱啊!太破费了!” 沈宝云笑道:“不是买的,我周末去采蘑菇了,从外面采回来的。” 大家惊讶的声音更大了: “阿宝,你还会采蘑菇啊!高技能人才啊!” “不是信不过你啊,阿宝,你是怎么采的蘑菇?有人跟你一起采吗?” 沈宝云道:“你们放心,都是安全的蘑菇,平菇草菇之类,我从前在家里的时候,也到郊外采过蘑菇的,很古早的手艺了。” “你是在白云山采的吗?” “不是,我是到郊外采的。” 这时有人想起了常叔叔,立刻就说:“常叔叔,你不是说要到白云山去采蘑菇吗?采了多少?” 常叔叔苦着脸说:“别提了!我本来想好好地采上那么一篮子,回来也给大家加个菜,可是那天一大早天还没全亮,我们一家刚一上山,喔呵,山上人那个多啊!一片一片就像洪水一样,那群人一涌过去,原来那片地方别说蘑菇,连野草都少了好多。你们看新闻了没?万人上白云山啊!每一家都挎了个大篮子,很多人都是也不管有毒没毒,看到了就往篮子里捡,等回去再分。我们一家忙了一个上午,篮子里才铺平了底子,到了中午我一看天又热起来了,怕中暑,就赶紧回家了。要说阿宝能采到这么多,可真是不容易。” 沈宝云嘻嘻笑着,也不说话。 这时有人哀嚎起来:“怎么办?今天没带面,本来想着现在天凉快一点,到食堂吃一顿,没想到阿宝带来了蘑菇卤啊!” 沈宝云笑道:“没关系,我熬的卤很浓稠的,你中午到食堂拿一碗饭来,就把卤拌在饭里,也很好吃的。” 中午,营业部简直是开了一顿大餐,有面的煮面,没有带面的真的去食堂拿了一碗饭,回来就把红通通满是蘑菇的浆汁舀到碗里面去。 很快茶水间就响起一阵极度满足的赞叹声: “太香了!真是超级美味!” “从前在外面大酒店吃饭,都没有这个味道。” 茜茜对于美食一向有一种好学不倦的态度,立刻问:“阿宝,这种卤是怎么做的?” 沈宝云笑道:“很简单的,就是油里先下葱花,油热了再下蘑菇,不用添水,蘑菇自己出水的,然后加西红柿,就这么慢慢地熬,等西红柿都化了再加盐,就成了。” 沈宝云没有说,她还加了一大勺荤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