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情自然也:空山新雨後 (第1/2页)
方才雨大如水帘,给风吹出一条条斜纹,整座山头被雨幕遮盖、竟看不清形状。 现在雨小些了,杨云生偏着头、从阻碍视线的凉亭屋檐下远远地看着纯yAn山头。 杨云生是独自跑下山的,守在华山口的纯yAn弟子急急问杨郎君去哪儿呀,杨云生说下山走走。守门弟子说留心山下的午後要降大雨,但杨云生已经走了……不,跑了,健步如飞、赌气似的。 雷鸣和闪电相隔越近便越响亮,这一道雷紧贴着电光好似就轰在耳旁,整座避雨亭都震了震。 亭子里同在避雨的农妇低声咒了些话。碍於文人在场,她骂得很低、但杨云生耳力不凡听出是在叨念当家的不是:「来这般慢……没给冻Si也给吓Si……」 杨云生将自己的斗篷脱下:「张嫂,披着吧。」 「欸欸不敢不敢,杨郎君太折煞啦!」农妇连连摆手,杨郎君的行头不凡、那斗篷瞧上去b她和当家的一年开销还贵,哪敢啊! 「若不是受杨某拖延,张嫂老该到家。」杨云生将披风放在农妇身边:「一点谢意,万望莫辞。」 「谢意什麽的不敢当,唉,像郎君这样的人真不多见……」人家的都说到这份上,张嫂也就诚惶诚恐地将斗篷披上了。说起来,会和杨郎君这样的人搭上话也是挺微妙地。张嫂家里种菜蔬,当家的清晨拔了萝卜、她就挑着担子到镇上卖。这镇是纯yAn山下的第一个镇,除了周遭居民之外观光者也不少,张嫂一看杨云生在街上左逛右逛就知道是外来的,遂向她叫卖:「郎君!买萝卜哟!咱家的萝卜又肥又大,新鲜土产,外边儿b不上哟!」张嫂看杨云生行头不斐,也就抱持个"贵公子没买过萝卜、出来玩可能想买买看"的心态。 杨云生还真被张嫂喊过来了,他捡起一根萝卜瞧了瞧:「说少钱?」 张嫂料他是个吃米不知价的,就报了浮夸价想敲一笔。谁知杨云生听了一怔:「菜蔬时价涨成这样?山下是有天灾吗,还是富商恶意垄断了?」 张嫂傻了眼,这、这是……「您、您不是……官府的人吧……」 「不是。」杨云生说,「杨某仅是有志入仕,故而关心时价以知民生。」 ……还有这种事?张嫂印象中的官老爷就是Y凉闲散坐在公堂里吃白食,没见过杨云生这种关心民情的,心里便生了几分亲近。 杨云生皱着眉头犹是狐疑:「某方才在茶楼用了餐,茶米油盐的价格没怎麽波动,怎麽这萝卜就……」 「郎君要不逛逛镇上的手工业摊子?可以买个……买个……」张嫂赶忙转了话题,再问下去她要露馅儿了,「买个剑穗呀!镇上名产!」她瞥见杨云生身後背着剑、柄上剑穗有些陈旧了已经起毛褪sE。这镇就在纯yAng0ng脚下,纯yAn弟子是练剑的、卖剑穗的铺子的确不少。 杨云生怔了下,因为他正有此意,但晃了一阵子没见到合意的:「可有推荐的铺子?」 「有有有!」镇上左摊右铺多有交情,张嫂把萝卜收一收托给隔壁卖豆子的,领着杨云生到自己小舅子开的剑穗铺去。 张嫂带杨云生去的只是个小小的铺子。陋是陋了点、不过几寸见方,两排破旧的架子陈列十来条款式,然而杨云生识货、知道是真家伙。唐风尚武,剑成了一种美观配件,有许多是耐看不耐用的,剑穗亦然。但对习剑之人来说剑穗不仅是装饰,更重要的是得缠在手上、打斗时不让剑脱手;亦有些流派能将剑穗当作软兵器、近身时甩到敌人手上脸上。 张嫂把她小舅子叫出来招呼杨郎君。店家也是明眼人、一看杨云生的身姿和武器,知道是个有钱的练家子、遂拿出耐用又耐看的上等货来推销:「瞧客官这扮相,不似纯yAn弟子呀……?」店家纯然出自好奇而问。 杨云生也没什麽需要隐瞒:「千岛湖长歌门第子,敝姓杨。」 店家怔了怔才反应过来,抱了抱拳:「剑胆琴心长歌门,久仰久仰。」这店家也算半个江湖人,知道长歌弟子行走在外均是白衣儒服,身後背着琴、琴後镶着剑……长歌门弟子视琴如命轻易不离身,这杨郎君只配了剑却没背着琴,以致店家一时没认出。 长歌门弟子视琴如命。杨云生的琴,放在祁若水身边了。 意思很明白:他虽然生气了跑下山,晚些儿还是会回去。命还在上面呢。 就算在闹脾气,杨云生还是讲规矩。 「这个好。」杨云生买东西很乾脆,看了下就挑中了一条月白sE的剑穗,这颜sE像纯yAn山顶的雪,祁若水是在那种颜sE的环绕下长大。杨云生想着,将来祁若水陪他下山迁居时总得留点什麽想念。杨云生再半年就会离开纯yAng0ng到长安去科考、入仕,他一开始就说过的,祁若水听了之後仅温吞一笑:好,陪你。 「客官好眼光!」那店家笑说:「这穗子质料JiNg致、做工严密,算是店里最好的剑穗啦。」意思是价格不斐,不过店家也没说贵,长歌门是千岛第一世家,这点钱不是问题,「客官要包起来,还是直接替您换上去?」 「这有一对儿的吗?」杨云生却问。 店家笑得灿烂:「有,当然有。」 剑穗是T己物、日日缠在手上的,自然只赠亲密之人。张嫂在旁看了就八卦:「哪家姑娘,这般幸运!」 「一个傻的。」杨云生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