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 (第1/3页)
一顿饭吃到一半,容归就回去了。朝中百官,资历越老越有贪污之嫌,近些年呈上来的账本无一不是错漏百出。先帝在时,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叫这些人越发得寸进尺,又依着辈分倚老卖老,做的十分难看。容归生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做起事来却说一不二,硬得让这些老酸儒们牙疼,将过去那些烂账翻得彻彻底底,一点面子都没给他们留。眼下见没有翻身的余地,纷纷成了老不休的做派,嚷着愧对先帝,要随先帝同登极乐的混账话。 容归亲自去了几位官员家中问候了一番,第二日,这些官员通通被年轻帝王以年事过高为由罢了官。 此事一出,朝中官员纷纷警醒,年轻的帝王并不会看在他们资历的面子上手下留情。朝中一番大换血,以往那些被地方打压的寒门子弟被提拔上来,逐渐在朝堂上崭露头角。 “西北少了一位元帅,犹如群龙无首,长此以往,是为大患。”容奕摩挲着手中的半块虎符,面色沉沉 “藩邦近日愈发不安分,时常有探子混过来探听情报,陛下应趁早定下帅才。”面前这人相貌端正,一双眼却教人很不舒服,显得太过精明,他是容奕新招的谋士,赵莒枢。 “皇兄有意规劝罗常山重执帅印,朕若如此做了,岂不是有离心之嫌?” “罗常山在西北积威多年,将帅印交还,便是助长了西北威势。”赵莒枢道,“煜王殿下与您虽是手足,但君臣有别,陛下应当遵循主见才是。” 容奕不语,赵莒枢不动声色地在他手中的虎符上瞟了一眼,恭敬道,“敢问陛下,虎符既然不在罗元帅手中,可是已经交给煜王殿下了?” 容归手一顿,算作默认。 “如今煜王殿下担丞相实权,手中又握有半块兵符,陛下当真未曾担忧过吗?” 容归作为王爷,如今手握丞相实权,本就不合规矩,不少刚被容奕提拔上来的寒门士子,都曾明里暗里地表示过。 容奕双眼疲惫地闭起,“兵符是朕给的。” “陛下,恕在下斗胆,您可知有多少人私下议论过,煜王才是先皇属意的太子。”赵莒枢此话,分明有僭越之嫌,可他知道,如若不给年轻帝王将这层布掀开,他怕是要一直自欺欺人下去了。 容奕瞳孔微缩,手中的虎符落在了桌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突然想起,那一日皇兄离开瑞泉宫后,他独自进了寝殿,殿内昏暗,却不湿冷,火盆内的火烧的正旺,隐隐有些燥热。父皇安然躺在龙床上,面上还带着解脱的笑意。 这是极其诡异的,遭人暗算的帝王,临死前至多是不甘的,遗憾的,为何父皇会笑?既然传位诏书上读的是自己的名字,为何皇兄不叫自己一同前去? 他心中升起一阵不合时宜的焦躁,更觉房中闷热,下意识便去看那个火盆,那火烧的太旺了,皇宫中用的碳火,为何会起火? 这极其怪异的一点,如今教他浑身冰凉。 父皇传位诏书上写的,真的是他的名字吗? 一直都不曾对他青眼的父皇,会甘心让皇兄屈居他下,做一辈子的臣子吗? “陛下?”赵莒枢见了他的反应,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说的太重了。 “……依你之见,朕当如何做?” …… 朝中的事被料理一通,容归已然闲暇了不少,竹苑冷清,他也并非是爱热闹的性子,没事便在里屋小憩一番,乐得自在。 冬日偏冷,他的老毛病又开始折腾自己,除了没知觉的腿,浑身的骨头都疼得要命。曾有地方名医直言,被这样一副身子骨拖累,哪怕终日悉心照料,他也活不过三十岁。 人活不过三十岁,那是过不了而立之年的。哪怕姬怀临曾经那句是戏言,他也确无拖累他人的打算。像他这般年纪的男子,早已是两个孩子的爹了,可他至今连侍妾都没一门。 容奕近日曾私下询问过他的意见,有意为他定一门亲事,他也推脱了。习惯了一人待着,反倒不喜旁人插足。 只有苏辛这个活泼性子,时常来煜王府给他折腾些新鲜玩意儿,容归最常对她说的一句话便是,“要是本王有meimei同你这般便好了。” 苏辛笑嘻嘻地道,“那我便当王爷的meimei呀,还能混个公主当当呢。” 容归忍俊不禁,“你倒要问问皇上同意不同意。” 苏辛嘁了声,“他这个小气鬼才不会答应呢。” 容归意味深长道,“他自然是不肯的。” …… 想想这些时日,倒也过得安稳。容归久违地咳嗽了几声,拿着被子给自己盖上。 冬日鲜少能看见太阳,前几日刚下了一场雪,化在地上,就被太阳给镀上了一层金边,瞧着有些耀眼。 竹苑这地方偏冷,大片的竹子挡在前头,遮住了大半的太阳,对容归一个体寒的人来说,着实不是一处好居所,可他就喜欢待在这儿,青远还在的时候劝了几次,青远都去边疆了,他还在这儿。 容归不让青远给自己写信,他如今是圣启的将士,不再是煜王的侍卫了。纵使容应澜有提拔之恩,也是臣,而非君。 君臣有别,容归很早就知道这个道理。先帝还在的时候,时常强调的,正是这个道理。可先帝教他的是君,他当的却是臣,想来总归还是不一样的。 等冬日过去了,他便回他的江南,将整片天地留给阿奕,待到他死后,便顺理成章地将虎符,封地,封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