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踏青 (第2/2页)
面映着天光,抬眼望去,一碧万顷,郁郁青青。极其开阔的景色让人心情也跟着明媚不少,苏文锦久居后院中抬眼看天,天都是屋檐下四四方方的天,屋子背阴朝北,除了西晒很难见到这样好的阳光和这样好的景色。 “殿下何故执着于我?若是为了羞辱家父,我抵不过家中庶子于其心中地位,况且苏文松言谈举止,音容相貌无一不远超于我;若是一时兴起,我不过一个残废,论容貌也许略胜常人,却绝抵不过京中好女,殿下何苦讨此无趣?”苏文锦看着湖中展翅的白鹅问道。 阳光照在苏文锦脸上,把他常年不见阳光,白到没有血色的脸度了一层金边,看上去像是极其易碎瓷人。 李卓虚空描绘着这层金边道:“为什么总看轻自己?本宫从不喜欢俗物,你值得我欢喜。” 苏文锦道:“殿下万金之躯,生来高贵做什么都是对的;可我生于僻壤,天生残废,只想安安稳稳度过余生,不想背负骂名。” 李卓看着那白鹅啄食,小鱼挣扎着在空中甩着水滴,几次将要脱口,却最终还是被白鹅吞入腹中。他喜欢苏文锦,却是像对猎物的喜欢,一种追逐占有的喜欢,他只想占有他,至于他的想法,与他何干? 李卓没有回应苏文锦的话而是对阿六道:“回梅鹤苑。” 阿六为难地回答道:“殿下,娘娘在宫中等您用晚膳,梅鹤苑地儿偏,怕赶不回去。” “多嘴,那就送苏公子回梅鹤苑,我回宫用完晚膳再来,把人看好了。” “奴才遵命。” 寿康宫内,饭菜摆好,只是席上的母子迟迟未动筷子。 刘贵妃道:“你又惹什么麻烦了?一会儿你父皇来用膳,别胡闹。” 李卓温顺道:“知道了,孩儿为人最是谦顺有礼的了,娘亲别听信谗言。” 刘贵妃笑道:“果真如此到好。” “皇上驾到。” 席间,景安帝不经意地问道:“卓儿,此次出游如何?” 李卓笑道:“月湖景色妙极,孩儿行路间听到百姓对父皇您赞不绝口,说是千载之明君,万古之贤帝,孩儿认为百姓之所以言此,还是父皇您治国有方,爱民仁厚,百姓受此恩惠,由内而外地敬重爱戴您。” 景安帝闻言也为之一笑,随即正色道:“你向来聪明懂事,善解人意,有些事情不该做你应该明白,听说你请苏爱卿之子去了梅鹤苑?” 李卓乖顺道:“儿臣与苏相大公子相谈甚是投机,因此留苏公子宿。” 景安帝道:“你额娘宫里冷清,你是孝顺孩子,这几天就陪陪你额娘。” 李卓道:“孩儿知道了。” 月悬中空之时,一辆马车出现在李卓梅鹤苑门口。 苏文锦正靠在床上看梅鹤苑仆役送来解闷的画本,门突然被打开,那仆役推来轮椅道:“苏府来人了,请苏公子回府。” 本以为是李卓回来的苏文锦闻言松了口气,这儿的人用了膳便给他沐浴,还换上了薄纱衣。 夜间初春的风还是带着凉意,薄纱不御寒,凉风吹在身上透骨的冷。 出了门,马车边站着的人身形很眼熟,仆役推进了,苏文锦才发觉来的人是苏文松。 苏文松一见苏文锦身上轻薄的纱衣,眉头皱了皱道:“怎么穿得这样?天还未转暖,若得了风寒怎么办?” 仆役低头道歉。 苏文锦惊讶道:“你来了?夜深至此,明日你还要去属衙做事,怎么劳烦你来,伺墨来就好。” 苏文松将外褂披在苏文锦身上,将人抱起,放到马车里安置好后道:“今日之事,原怪我疏忽,林顺办事不力,已逐回泉州庄上不得回京。” 苏文锦愣了一下,他与苏文松无甚交集。苏文松自出生起就被寄予厚望,无论是读书还是骑射,都被父亲安排最好的先生私下授课,而他只能和家中庶弟一起念族里学堂。除了有时家宴,苏文松会礼貌和苏文锦问好,其他时候苏文锦都没见过苏文松。 苏文锦因为样貌酷似母亲杨氏,被当今主母不喜,姨娘的儿女们也作弄他,不过苏文松确实没有刁难过他,也许是太忙,毕竟他从小日程就是满的。 苏文锦有些惊讶道:“林顺是,夫人的陪嫁......” 苏文松让车夫驾马后,坐到苏文锦左侧座位上道:“你是我的兄长,父亲的长子,也是苏府的主子,一个奴才犯这样的错,若不是念着他年纪大了,早已遣退了他。” 苏文锦闻言心中一暖,即使苏文松的母亲刁难自己,但是听到这样的话,他还是不禁为之动容。 苏文松再次看了眼苏文锦身上的薄纱,叹了口气道:“你久居宅院,或许不知道这位三皇子恶迹斑斑,数不胜数,还是少与他有牵连的好。若是在苏府里有人怠慢了你,你大可以和父亲或者我说,三皇子势大却只能害人不能保人,不是良人。” 苏文锦低头,车窗外风地吹进来,他拢紧了身上的外褂道:“我知道,我只是......无可奈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