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2章 美国商界的欢迎酒会 (第1/1页)
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在美国有着重要的商业利益。6雨晨此行来美国,亦要着力推动两国的商业合作。 十几年前,在第1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前,5氏家族还是举世公认的世界首富,在美国银行、铁路、证券等行业有着大量的投资。 美国人非常欢迎5氏的投资,因为5氏钱多,只关心投资收益,并不插手投资企业的实际运营。再加上中美远隔重洋,5氏家族在美国商界的实际影响力很有限,与投资规模并不相称。 这并不影响5氏家族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地位。美国人把5氏家族的核心人物,即5崇曜的父亲5秉鉴,尊称为“教父”。美国华尔街也公开承认,5秉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首富,其财富是美国首富的4倍多。 这次出使欧美,5秉鉴的孙子,即5崇曜的儿子5德彝也是使团成员。美国商界对他非常欢迎,特意举办了盛大的酒会,招待6雨晨、5德彝等使团成员。 这是1种非同寻常的礼遇。中国使团在欧洲访问时,英法普等国也组织了类似的欢迎酒会。但欧洲的酒会形式更为简单,常常合并举行其他活动。 相比之下,美国商界组织的欢迎酒会规模更多,花费更高,参加的商人身份更高。 这也不难理解,因为5氏家族在美国商界的投资着实惊人。而越国成立以来,大力支持怡和公司扩张。怡和公司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令美国商界大为眼红。 负责筹办酒会的,是美国的“铁路大王”约翰?穆瑞?福布斯。福布斯与5氏家族渊源很深,参与创办了旗昌洋行。在5氏家族资助下,福布斯主导建设了密歇根中央铁路、柏林敦和密苏里河3条铁路,在美国铁路界举足轻重。 在酒会上,6雨晨作为中国公使、5德彝作为5秉鉴的孙子,备受瞩目。 福布斯是东道主,抢在众多商人前面,与6雨晨、5德彝攀谈起来。他并不讳言自己的发迹史,说道: “5先生,我这样说可能有点倚老卖老,但你不要生气。论辈分,你恐怕还得叫我1声叔叔呢。” 6雨晨也很疑惑,转念1想,或许是福布斯与5秉鉴有交谊。 果然,只听福布斯说道:“我年轻时来中国广州闯荡,在洋行里担任1名卖茶的学徒。那时候,5秉鉴先生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茶商。 “5秉鉴先生对我很好,宛如父辈。我按照中国习俗,认5秉鉴先生为义父。他也对我谆谆教诲,帮助甚大。创立旗昌洋行时,我遇到了很多困难。 “5秉鉴先生不仅为旗昌洋行提供资金,还帮我介绍客户。旗昌洋行之所以能够主持修建密歇根中央铁路、柏林敦和密苏里河3条铁路,5秉鉴先生的帮助功不可没。” 不难看出,福布斯对5秉鉴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6雨晨说道: “旗昌洋行在中国设有分行,1向摒弃鸦片贸易,与我国军政府、革命军颇有渊源。如今,旗昌洋行在中国的业务日趋扩大,我们也1定能够加深合作,再续友谊。” 福布斯重重地点了点头,又对5德彝说道:“5秉鉴先生晚年曾写信给我,说打算移居美国。没想到,他最终没能来到美国。倒是5先生来到美国,替祖父圆了美国之行。” 5德彝年纪轻轻,还不擅长这种外交辞令,这次却非常机灵,说道: “福布斯先生也不妨回中国看看,中国日新月异,与福布斯先生在时大为不同。越王鼓励外国商人来华投资,福布斯先生1定会受到越王的欢迎。” 福布斯笑笑,说道:“1定,1定。我必会返回中国,扩大在华投资,报答5秉鉴先生的恩情。” 1个3十出头的中年人,挤了过来,吸收了众多美国商人的目光。这就是小阿斯特,美国前首富阿斯特的儿子。 老阿斯特曾到广州冒险,刚开始生意失败,欠十3行12万银元。粤海关负责监督十3行,禁止阿斯特离开广州。当时,5秉鉴为十3行首,当着阿斯特的面,把阿斯特的债条撕毁,放阿斯特回国。 因为这次关系,老阿斯特对5秉鉴感激涕0,于5秉鉴开展了深层次的商业合作。5秉鉴在美国的投资,很大1部分由老阿斯特负责管理。 老阿斯特经商比较激进,开始时帮5秉鉴获利200万美元。这在当时的美国,绝对是1笔巨款。后来,老阿斯特又欠下巨额债务,1度濒临破产。 5秉鉴则始终信任他,放手让阿斯特管理自己在美国的巨额投资。在阿斯特的书房里,1直挂着这样1句话:“华盛顿给了我1个国家,而5秉鉴却给了我全部的人生”。 1848年,老阿斯特去世,为小阿斯特留下了高达2000万美元的遗产。 有了这层关系,5氏家族与阿斯特家族关系极睦。5德彝与小阿斯特也有过多次通信,这次却是第1次见面。 小阿斯特与5德彝握手良久,直言不讳地问道:“5先生,我们两家交好,就不必多客气了。你这边需要我做什么,尽管提。” 5德彝与6雨晨对视1眼,说道:“两个方面,1是请阿斯特先生在我国加大投资,重点是造船、铁路、纺织、桥梁、冶金、教育等行业。 “我家在美国的投资,希望阿斯特先生帮忙抽出1半,我准备带回中国,为我的祖国建设提供资金。” 小阿斯特略1思索,说道:“贵家族在美国的投资,由我家经营管理的,目前估价不少于400万美元。我想办法抽出200万美元的资产,或以现金,或以技术、工厂等实物,打包回中国。 “我这边再出200万美元,作为阿斯特家族在中国的投资,帮助中国发展工商业。” 两家交情太深,5德彝无需多感谢,便提出第2个请求:“第2个方面,是想请阿斯特帮忙,帮怡和公司在美国开拓化工市场。我们两家合作在美国建设钢铁厂,已经打开了市场。当前比较紧要的,下步要努力的,则是火药市场。 “我们的军工技术比美国现有技术要先进,1旦在美国投资设厂,不愁没人买,关键是要得到美国火药的销售网络。” 阿斯特笑笑,说道:“这个无需多虑,稍等片刻。” 阿斯特离开5德彝,没过多久,带回来1个神情严肃的中年人。他介绍道:“这位是‘亨利将军’,杜邦家族现任掌门人。” 美国开国时,与英国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争,才迫使英国走上谈判桌,签订了《巴黎和约》。 当时,老杜邦是法国贵族,代表法国参与巴黎谈判,帮助美国人实现独立,与美国开国先贤杰斐逊等人私交甚笃。 法国大革命期间,杜邦家族持保皇派立场,被拿破仑1世驱逐出境,全家移民美国,之后创立杜邦公司,主要制造火药等化工产品。 时至1853年,杜邦公司已成为美国境内举足轻重的化工企业。当下的家族掌门人名叫亨利.杜邦,毕业于西点军校,在杜邦公司推行军事化管理,故被美国人戏为“亨利将军”。 亨利并不欢迎中国火药进入美国市场,但他精明果断,知道自己无力阻止,只得说道: “古代中国发明了火药,现代中国改进了火药。我代表美国火药公会,愿意与怡和公司合作坦诚而深入的合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