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一杯敬为构建美好新世界付出惨痛代价的人们(上) (第5/7页)
甚至娴熟的的掌握了拉瑙卡的土话。很难相信他几年前还只会磕磕巴巴的说“求您”,连一二三四都数不清楚。 “您看上去心情不太好。”他轻声关怀道,“我可以为您koujiao么?” 我大惊失措。“你说什么?” “您看上去心情不好,我可以为您koujiao么?”他镇静地重复道,“或者别的也行。” “天,”我推开施密特,“别这样,是柳芭让你这么做的么?” 施密特点点头,“她说什么都行,koujiao,手交,插进去也行,我来之前已经洗干净了。” 我一时语塞,只想一头撞死。 “这样不好么?”施密特可怜巴巴地凑过来,还住我的脖子,“每次长官心情不好,我都给她口,她心情就会好一点。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家都这么说。我很喜欢您,除了长官我最喜欢的就是您了。” “有些事儿不是高潮可以解决的,亲爱的。”我一边躲避他的亲吻一边说,“咱们就聊聊天好么?” 施密特有点委屈,背过身闷闷不乐,“您是觉得我做的不好么?在农场的时候大家明明都很喜欢我的。”没等我做出任何安慰,他就把脸埋进手心,哼哼唧唧的开始抽泣,“长官只给了我这一个任务,我真的好没用。” 哭了一会儿,他忽然翻过身,满面通红,沾满泪水,认真地问我:“您觉得我英俊么?” “什么?” “您觉得我英俊么?”圆亮的浅色眼睛和蜜糖色的头发几乎要将我淹没,他的眉毛微微下垂,可怜巴巴的模样让人很是心疼。 我没有办法,只好抓住他的肩膀,认认真真的端详起施密特来。他也赶快摆好姿势,满脸肃穆的望着我,等待评价。 施密特个子不算高,生了张小动物似的短圆脸,很不显年纪,身上瘦巴巴,脸却总是rou嘟嘟,白里透红,很讨人喜欢。他鼻子上戴了一副圆框眼镜,眼睛像一对儿玻璃球,总是好奇又疑惑,再加上下唇比上唇要厚一点,那张婴儿肥的脸上于是就透出点乖巧的憨气。他从来都是可爱大于英俊,即便穿着坦克兵制服的施密特也像偷穿父亲衣服的小孩,没有太多潇洒,只让人觉得可笑可怜。如今他穿上了更合适的衣服,亚麻衬衣和条纹毛背心外面披一件黑西装,短裤,长袜,皮鞋,露出生着柔软汗毛的光洁膝盖和半截大腿,再加一顶小毡帽,活像镇上的学生。施密特很喜欢这套行头,认为自己看上去和农场主儿子一样阔绰喜庆。 尽管胆子不大,施密特却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既来之则安之。他丝毫不回避谈论战争时期的生活,想到什么说什么,莽撞直率。他讲自己想家,想念舒勒,想念母亲,想念一起训练的队友。他讲训练时的趣事儿,讲成为集体一员的快乐,讲迈耶怎么教他抽烟,怎么打领带,说他“就像大家的父亲一样”。战争对他来说被严格的画成了两个部分:一边是有爱的同志情谊和优越的生活环境,一边是残酷的,不愿再经历的屠杀死亡。 为什么参军?对于这个问题施密特也很坦诚:他最好的朋友们都加入了,他不想落单。“而且我认为自己穿黑制服很帅气。”他说,满脸疑惑的看着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女兵们哄堂大笑。 他是那种容易被疼爱的孩子,好看,但不性感。然而即便是这样的男人在瓦耳塔也会过的生不如死,成为低级快餐式的囚犯。他很幸运,能获得柳鲍芙的垂青,永远单纯,无忧无虑,说到底,这不正是柳鲍芙需要的么?一个目光短浅,容易满足又生机勃勃的宠物抵消孤寂和苦闷。我们都喜欢施密特,他看上去太呆太迟钝,压根弄不清楚战争因何而起,以至于我们无法对他保持愤怒。 “你很英俊。”我说。 1 “真的么,你保证?” “我保证。” “比马克斯呢?” “嗯,我想想,”我在他鼻子上刮了一下,“穆勒还是比你好看,穆勒不会哭的满脸都是鼻涕。” 施密特破涕为笑。 “你觉得埃里希英俊么?” 去柳鲍芙家的路上施密特欲言又止。“今天的事儿.....” “我不会跟她说的。”我不假思索的回答。 “不!”施密特连连摆手,露出有点羞涩又有点狡猾的微笑,您讲罢。您可以帮我跟长官暗示一下。” “暗示什么?暗示你是个英俊男人?还是暗示她你需要她说你是个英俊男人?” 1 男孩默认了,嘴都快咧到耳朵。我有点无奈也有点羡慕。他让我想起牧师常常教育我们的一句话:对于男人来说,女人的爱只是他的兴趣之一,而对于女人来说,她无法抗拒对男人的爱和拥抱的渴望。我想施密特正渐渐变成这种“人造女人”,可爱也可悲,只能说他要感谢上帝让柳鲍芙专心致志的喜欢一个老实热情的孩子。 临别时我问他觉得埃里希是不是英俊男人,他偏过头,认真思索:“我不知道。他太傲慢了。也许傲慢让他显得很英俊,也许他太傲慢了所以我没法判断出他到底英俊不英俊。我觉得您应该找个更好的,”他很快扫了一眼我,小声嘀咕:“比如马克西米连,他很关心您的。” 我装作没有听到。 -------- 我为埃里希带去一束玫瑰--我所能想象到最温柔的鲜花。卖花的老人告诉我白色代表歉意,红色代表炽热的爱,黄色则代表思念。我挑了一束黄玫瑰,中间夹了一支白玫瑰,为自己的巧思沾沾自喜。 赫尔佐格告诉我埃里希已经脱离危险,他也没什么能做的,只需静养,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病房不小,但因为病人过多也稍显拥挤。行军床依次排开,中间用白布做屏障间隔保护隐私,介意囚犯们没有任何私人物品也不会有人慰问,除了用来挂药和洗漱用品的架子外,室内没有任何多余的摆设,一切都是白茫茫的,只有几团隆起的床单高低起伏,轮廓像他们永远回不去的故乡的雪山。 整个一区都弥漫着那种医院特有的味道,刺的鼻腔发痛。沉重的呼吸声和偶尔细微的呻吟衬的空气越发安静,好像现在还处于深夜而囚犯都在沉睡。没人说话,大家都乖乖坐在标了自己名字的床上,像刚出生的孩子被放在保育盒里一样,或蜷缩或平躺,呆滞木然,面无表情,偶尔无机制的转动眼球表示没有死透。他们注意到我,或者说,我手中的鲜花。一个褐色卷发的年轻男孩甚至撑起身子,努力想多看一会儿,脖子贪婪的伸得老长,露出被烫伤的锁骨。我轻快的走过一张张绝望茫然,瘦骨嶙峋的脸。我真的变了,那些脸转瞬即逝,在我的心中留不下丁点记忆。我还记得瓦耳塔刚建立时从南方来的第一批俘虏。脏的像煤炭工,衣服有破烂不堪,大多因为长久的行走鞋子破烂不堪,赤脚伤痕累累。他们站在广场上,颓废又疲倦,用一块衬衫布裹住头和脖子御寒,冷的瑟瑟发抖。随着莱勒诺夫两声急促的军哨,他们手忙脚乱的拍成四列,等待我们准备战俘的档案---那时瓦耳塔的军官很少,一切都需要亲力亲为。卡扎罗斯男人们一个个走到桌前,摘下帽子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