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仙姝_第三十五章 定制画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定制画像 (第1/2页)

    第三十五章定制画像

    转过年来,成化八年,春三月的时候,蕣华又去盛徽那里做生日。

    这一回盛徽便有些心神不定,虽然她态度仍然从容,蕣华却也看得出她的不安,于是便笑道:“jiejie,你担心什么哩?姐夫在北京会试,他自然很是努力,你在这里担忧,终究也帮不上忙,还焦虑坏了自己。”

    盛徽收敛了神情,笑着说:“虽然是如此,终究难免悬心,我本来是决心不去想他,却时时要上心头来。”

    蕣华笑着解劝:“jiejie不要担忧,姐夫的才学是很好的,大概可以取中,纵然不中,也没什么,仕宦多风波,在家中安闲度日也好,每天读读书,作作诗,倒是悠然。”

    盛徽叹道:“meimei,我之所以挂念于此,倒并非只是为了夫荣妻贵,光耀门第,只是如今朝中的官吏,浑浊的多,清白的少,你姐夫有一番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很希望能够匡正时弊,我也盼望他能够有一番作为。”

    蕣华点了点头:“这倒也是的,本县的那个县太,居然还在这里死挺着,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倒。”

    盛徽笑道:“蕣华,你可真是恨死了他,确实可恶,他当官牧民,本应主持公道,安定一方的百姓,哪里是让他这样剥民自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人早晚要给弹劾的。”

    蕣华恨恨地说:“他可真的是自己当了放羊人,把我们都当了他的羊了,想宰哪个就宰哪个。”

    盛徽微微一愣,不由得便想,“牧民”这个词若是如此解释,确实有所不妥。

    然后大家便转了话题,念玉笑道:“这一阵忽然间开始时兴水田衣,我认识的夫人们纷纷找碎绸缎来做衣服呢。”

    盛颐笑着说:“都是蕣华jiejie那几幅水田衣的图画,大家忽然发现这这种花样的衣衫竟然很是有趣,所以竟是都赶着做了,那些裁缝这一下有得赚了,从前她们只是偷攒布料,拼拼凑凑,如今都过了明路。”

    真的是做一行有一行的门道,那些给人家裁剪衣服的,便留下零碎布头,拼接了做一些被面、坐垫之类,也有人以此缝制衣服出售,只是从前大家并不很在意,然而蕣华从慧照的那一张图开始,一口气画了几张水田衣题材,那一阵她真的是对此情有独钟,就连蕣华也是刚刚发现,水田衣很是有趣。

    慧照那一幅画是拈了一枝梅花看佛经,旁边燃着红炭炉火,身上罩着拼接毛皮的长袍,蕣华进行了艺术加工,在那上面添了几块雪白的毛皮,色彩更加醒目了;慈悲庵中还有一个带发修行的女子,蕣华为她也画了一幅,那个女子披的是一件棉布水田衣外衫,青白红绿各色布料凑在了一起;另外还有两张,是穿水田衣提水的女子,还有写信的妇人。

    这些画挂在茶店的墙上,往来茶客都可以看到,虽然冬季里来喝热茶的人,不像夏季里喝冰水的人那样多,毕竟也是有,于是水田衣竟然就这样点开了时尚开关,在东阳县中小小地流行起来,开始有人特意做水田衣来穿,而且不是那些贫穷女子,是小康中产人家的女人,这个风潮带动就很有力了。

    蕣华笑道:“前几日我回家里去,父亲还说,‘僧不僧,俗不俗,好好的布料剪裁的衣服不肯穿,偏偏穿起这样的衣衫’。”

    盛徽哈哈地笑:“七叔也是认真得很了,我如今也觉得,这水田衣很有趣呢,家里也攒了些零碎布头,这几天就做一件来穿。七叔下次若再说,你只对一句‘勤俭持家’便了。”

    农家就是穿水田衣的,把旧衣服的布片拼拼凑凑,又是一件衣服,五娘就给家里人做这样的水田衣,很能省钱,况且“看着这些旧布头,觉着也亲切”。

    蕣华一乐:“可哄不过去呢,我一张图上画了大红的布片,我爹看到了,就说,‘平民的女子,怎么可以穿大红色?国初都有定制的啊,鸭黄也不行呢,这么浓,快赶上明黄,可是全都穿在身上了,虽然是零碎的’。”

    盛颐笑道:“七伯定是又在慨叹国初的风俗淳厚了。”

    蕣华咯咯地乐:“可不是么,说什么‘风俗浇薄’,他说这些的时候,我们都不说话。”

    念真笑着说:“家里大人们说起从前,总是会这样,‘细细思量,从正统时候开始,就不好了’,我倒是觉得,如今这样也不错,衣裳多一些花样,还有首饰,我看到有蜘蛛的簪子,很是有趣。”

    于是几个人就谈论衣服首饰。

    到了下午,蕣华离开盛徽那里,骑驴回去的路上,回想今天姐妹们的闲聊,自己前世虽然对时装之类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到了明代,就觉得这穿衣服的限制也有点忒严格了,像自己家中,只是平民,便不能用金绣,色彩方面,只能穿桃红、紫色、绿色这样偏淡的颜色,而大红、明黄、鸦青这一类颜色都是不许穿的,尤其自家开着茶店,算是商家,按规定不可以穿绸缎,只能穿绢布,虽然以她们的经济条件,金绣锦缎之类距离有一点遥远,不过这样的限制让蕣华很受不了,自己有朝一日,或许财力就够了的吧?

    尤其是她画浮世绘,就是要的色彩浓烈,满街都是青的黑的,或者就是月白的,真的是看得她很是郁闷啊,女子服装也是一样,色彩不够丰富,花样也少,就让蕣华感到,这生命也太贫乏了,所以她在自己的画里,就尽情地用浓艳的颜料。

    然后脑子又转到喻明夏的科举上,想起盛徽说的那些话,当时聊天的时候,没有时间仔细想,这个时候回想起,蕣华忽然有了一种想法,过去人们提起这个时代的女人,理想就是“封妻荫子”,由丈夫携带着进入贵族阶层,然而其实也不完全是如此,不排除是有这个方面,但是如果只是以为古代女性的精神境界就是这样,那就太低估她们了,比如盛徽,她也是有政治抱负的,只不过是在丈夫身上寄托自己的理想。

    女性的家国使命感,从前的李清照就不用说了,到明代衰亡的时候,一些女性也纷纷投入进来,众所周知的柳如已经成为一个象征,此外还有徐灿、王端淑,哪怕没像秦良玉张凤仪那样直接抗清,但是都有这方面的情怀,网文提供一定历史知识。

    后世提起古代女性,总是说多么多么凄惨,要说这个时代女性地位是不高,相当多的女性处境危险,男权并不是不凶恶,然而她们绝不是可怜虫,软倒在那里只等着倒霉,她们也是有自己的力量的,虽然往往是曲折迂回的。

    蕣华从盛徽那里回来,到了五月里,喻明夏从北京回到东阳,这一次又是榜上无名,很是失落,蕣华又过去安慰了盛徽一番。

    到了九月,蕣华这一天精心料理了午饭,是“龙肝凤脑”,鳕鱼肝和企鹅脑,这本来是一道苏式菜肴,蕣华虽然很能琢磨料理花样,却并没有想到这一条,还是在罗昔昔家中吃到了这道菜,才想起来将这两种食材搭配来烧。

    罗昔昔乃是东阳名伎,很有名的歌女,蕣华一般是不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因为请不起,不过七月里的一天,当年那位帮自己中介房屋的孙婆婆上门来,自己好一阵不见她,连忙请她坐下喝茶:“两个月少见婆婆,在哪里发财?”

    孙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