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ase315岁的恐怖份子(12) (第2/2页)
可是说真的,谁能预料到呢?」 吴以澄不禁沉下脸。 「那时候发生什麽事了?」 意外地,提问的是李承择。他的声音显得很平静,一脸专注地看着冯佑宁。 「我的印象很模糊,只记得当时很害怕。」冯佑宁皱着眉说:「这些都是後来我的家人告诉我的。吴泰格找到那个绑匪的藏身地,跟警察一起去攻坚。发现自己被包围的绑匪变得很惊慌,就抓住我要胁警察。」 发现自己被包围,八成是逃不了的谢国恩以他绑架来的孩子做为要胁,试图找出一条逃亡的道路。当时所租的公寓房间在3楼,谢国恩便在警方闯进来时,带着孩子退至yAn台,威胁要将孩子丢下楼。而且,在过度恐惧的状况下,他真的这麽做了。 据说,当场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吴泰格,他一个箭步冲上前,抓住差点要从yAn台掉落的冯佑宁,但也因为他选择先救冯佑宁,让谢国恩趁机逃脱。yAn台旁正好有一条通到一楼的水管,谢国恩也在紧急时发挥临场反应的能力,俐落地翻出yAn台,顺着水管攀爬到一楼,突破警方的包围。 之後的事情造就了一场众所皆知的悲剧,谢国恩夺走在路边等客人的王昌宏的计程车,高速飙上道路,并撞上对向车,造成包含自己在内3个人的伤亡。 「这……不管是谁,应该都会选择先救小孩吧?」锺伊凡说出率直的感想:「只是谁知道之後会发生那样的事情……」 吴以澄没有说话。 「我很感谢吴泰格先生救了我。他要是当初没有行动,我现在也不会在这里。」冯佑宁说:「只是有时候想到後来有人因为这样而受害,我就……」 「这也不是你的错呀。」锺伊凡安慰同学。 严格说来,这确实不是任何人的错,是一连串的事件造成的结果。然而,在这事件中受伤的人们,又该如何去面对这些创痛呢? 冯佑宁离开时对吴以澄说:「今天谢谢你了,吴先生。我想我爸爸应该也会想跟你见面谈一谈,可以跟你约个时间吗?」 「没问题,我也想跟他谈谈。」吴以澄说:「我这边时间都可以,就看冯先生何时有空。」 之後,锺伊凡陪同学一起离开。据方才冯佑宁所说,绑架事件过後,他的父亲就对身边家人的安全变得b较神经质,後来雇用了一批保镳,随时跟在家人身边护卫着。冯佑宁现在已经过了20岁,成年了,平时是可以自由行动的大学生,但其实不管他到哪里,都有几个保镳悄悄跟在他身边。现在这几个保镳大概也潜伏在这栋大楼的内部或附近吧。 透过事务所的窗户,看见两个年轻人离开大楼,吴以澄一转身,发现李承择还在事务所内。 「怎麽了?」 李承择张口:「那个……」但又随即住口,转开视线,一脸犹豫不决的模样。 很少见饶舌的李承择这麽yu言又止,吴以澄说:「很惊讶吗?我爸的事情。以你的年纪,可能不知道当年的事情吧。」 「不……我大概听说过一点。不过当时确实还小,不是很清楚是什麽样的案子。」李承择微微撇开脸说:「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案件的受害人。当时他还很小吧,一定很害怕……」 吴以澄看向李承择,而他转过脸去,沉浸在Y影中,看不清他的表情。 你在想什麽呢? 吴以澄想这麽说,但是他在那个当下没有问出口,只是看着那个昨晚还近在咫尺的身影,如今却背转过去。 结果那天S东大学传来的消息是,确认找不到廖伟樵。赵逸文已经与他租屋处的房东联络上,房东也找不到人,而据公寓的管理员说,廖伟樵这一段时间似乎不见人影。吴以澄请赵逸文和林宏扬与房东约定,明天他要去廖伟樵的住处调查。 有关廖伟樵的事情,知道得并不多,吴以澄想在去他的住处调查前,多搜寻一点他个人的资讯,因此整个下午都埋首电脑前,用各种方式寻找收集廖伟樵的资料。他也提出几个地区的监视器录影记录申请,希望自己的猜测正确,可以透过这些录影纪录找到廖伟樵的行踪。 不过,校务行政大楼的炸弹预告事件反而有了极大的进展。学校和警察透过AI脸孔辨识系统,找出那两个鬼鬼祟祟溜进某一位教授办公室的学生的身分。他们是理工学院三年级的学生,因为期中考试成绩不佳,害怕被当掉,所以想出了作弊的绝招。 他们当然知道理工学院大楼的炸弹预告事件,接着从当天做实验的学长姐那边得知,实验室里的有毒化学物似乎失窃了。这两个学生从这件事情得到灵感,想出偷考卷的方法。有毒化学物失窃的手法,他们倒是猜得不离十,吴以澄也挺佩服这两个学生的脑筋灵活度。 两个学生同样从学长姐那里知道,教授在考试的前一天,会将考卷列印出来,收在办公室的cH0U屉内。现在蛮多老师已经采用线上考试的方式,但也有一些人觉得线上考试不安全,容易作弊,所以还是使用实T考卷,而这位教授就是这麽一位老派的人。熟知教授的老派习惯,且也打听到教授的行动模式的两个学生,便在教授准备列印考卷的那一天,发出了炸弹预告。 在学校发出撤离通知时,两人先躲在教授办公室那一层楼的厕所内,待大家都离开後,他们再溜进教授办公室,取出考卷拍照。过程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他们也很幸运地在离开办公室以後才遇到来巡逻的警卫。只是不清楚大楼内监视器安装角度的两人,即使一路试图躲躲藏藏,他们的行动还是被拍得一清二楚。 学校很快就找到这两人,只是稍加询问,他们很快就招了。 据说第二天的考试,两人都很高分,度过了被当掉的危机。不过既然作弊的事情曝光了,大概还是会被当吧。学校要怎麽处置这两个学生,就不得而知了,但发出虚假的炸弹预告,引发这麽大的SaO动,也是一桩犯罪,免不了要负起一些责任。 听了林宏扬的说明後,吴以澄再三交代,不要让学校的其他人以及警察知道,他曾经对校务行政大楼的炸弹预告案件提出建言。理工学院大楼的炸弹预告案件因为跟有毒化学物的失窃案有关,因此勉强还算在事务所的营业项目范围内,不会有什麽问题。但校务行政大楼的案件就不同了,不管是炸弹预告还是抓作弊,都不是吴以澄的事务所有登记的营业项目标签。若是被发现了,一定会出事。 前两个月那桩寻找狗主人的案件,已经被审议委员会判定他在未事先申请的状况下涉及诈欺调查,被认定是违规,要罚款。虽然因为算是初次违规,而且也是在委托人正巧是诈欺案受害者的状况下不得不做的行为,因此只罚了一笔小小的金额,但是对小本经营的吴以澄来说还是很伤。 而最麻烦的,还是必须向审议委员会提出报告说明状况,这又让吴以澄伤透脑筋,花了一段时间才提交出让对方满意的报告。「侦探对应法」的规定虽然能约束违规行为,保障委托人的权益,但也让侦探行动起来绑手绑脚,完全无法随机应变。在诈欺犯自己现身的状况下,还因为没有事先提出调查申请而眼睁睁看着对方逃走,这才是侦探的失职吧? 幸好这一次S东大学答应不将他参与校务行政大楼炸弹预告案的事情说出去,他也就不需要再面临被审查,还得提出说明报告的局面了。 现在这年头,侦探真不好当。 吴以澄一边这麽想,思绪又回到目前着手的案子上。还是得尽快处理这桩有毒化学物失窃案,虽然越是调查廖伟樵这个人,越让他感觉到,这案子只是冰山的一角。藏在深海底下的,是什麽样的风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