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唐(gl)_32-3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34 (第4/5页)

,“对了,你见我讲课,感觉如何?”

    “会不会太过深奥,不浅显易懂?”

    “怎么会,这篇《氓》自是好的,无垢你讲的也好。”三娘郑重道。

    无垢回想了一下讲课的情形,摇头道:“可是有些nV子兴致恹恹,连读都读不下来。”

    “不愿读书,也不必强求。”三娘宽解道,“就算是男子,也不是个个都愿意读着四书五经的。”

    “且nV子读书,一不能考取功名,二不能为人师表,觉得学了无用也是自然。”

    2

    无垢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她有一丝遗憾,“我只是想让她们知道,不幸又坚强的nV子有很多,希望她们能以古人为榜样,重新振作......”

    “想法是好的。”三娘见无垢低落,过去牵住了她的手,“不过既是如此便不用讲的那么详细,大致说一下这个故事不就好了?”

    “只是听故事的话,那些nV子们应该能容易就接受了吧?”

    “若有奋发上进者,你再细心的讲解,岂不两全?”

    三娘声音低柔,在她耳边轻声诉说着,明明是再也正经不过的建议,无垢却T会到了一丝宠溺和包容。

    无垢抬头,眼神羞涩又认真,“那我多去寻这样的故事,准备好讲给她们听。”

    三娘眼神微闪,想到了什么,建议道:“若只是说,能T会到无垢良苦用心的只有这些nV子。何不写下来,印成书,启迪这世上的千万nV子呢?”

    出书者,不是大儒,就是名士。但无一nV子。

    无垢被三娘的提议吓到了,她自觉无才无德,哪敢出书流传于世。

    “但是我只是一普通妇人......”

    2

    三娘笑着道:“《诗经》三百篇是人整理之作,不也流传百世?我们只是整理古往今来的奇nV子之事,加以文笔润sE。”

    无垢想通了,一双美眸顿时亮了起来,闪闪发光,“是了,就如《论语》,是孔子弟子整理而成的。”

    “我家无垢真聪明。”三娘轻轻捏了下无垢的脸。

    这样亲昵的小动作,让无垢弯了弯嘴角,她问道:“那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好呢?”

    那两个字已在三娘嘴边,她顿住,反问无垢,“无垢觉得什么b较好?”

    无垢想了想,笑着说:“既是为nV子所着,yu使其从中学习。便叫《nV则》吧。”

    “则有榜样之意,而这本书内的nV子事迹,是天下众多nVX的榜样。”

    34.前夜

    晋yAn城外百里的荒郊野岭处,两名斥候下马在此查探。

    深秋时节,寒气b人,两人饮了几口烈酒,才觉得舒缓了些许。

    2

    马匹留在了树林之外,两人背着行李一同往林间走。

    枯h的落叶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吱呀作响,两人注意到了,放轻了脚步。

    翻过了山岭,另一边,就能遥遥望见突厥的草原。而他们的任务就是日日守在这里,监督着突厥大军的动向。

    “听说了吗?李渊大人已经攻到了长安城门下了。”

    “嗯,就算是长安城内的贵族们负隅顽抗,不过月余就能拿下。”

    两人拿出酒盅,推杯交盏。并不是偷懒怠工,实在是天气寒冷,又在山顶,不喝点酒身子实在是受不住。

    “你说,何潘仁大人怎么就把我们带到晋yAn来了呢?直接投靠李渊大人多好,攻下长安,还能抢点钱财。没准还有城内水灵灵的小娘子。”

    “这你就不懂了吧,何潘仁不过一胡商,投靠过去顶多就是个校尉。而来晋yAn,就是将军,这级别差的可就远了。”

    “但晋yAn现在的城主是个nV子啊,就算是李渊大人的嫡nV,跟着nV子能混出什么?”

    “所以说你还是年轻,若是李氏得了天下,李渊为帝,谁是太子?论嫡长,当属大郎;论贤德功绩则是二郎。但无论谁继承了这天下,咱们三娘子都是长公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

    酒过半酣,两人停了下来,收拾一下行当,往突厥方向走。

    此山不高,路途通畅,不多时就到达了山脚。若是查看一番,无甚异状的话,便可退回山顶小憩一会。

    然而某株树下,有着一片灰烬。其中一名斥候捡起地上的一片枯叶扔了上去,不多时,便有燃烧的迹象。

    这里刚才有人在此野炊!灰烬都没有完全扑灭掩盖!

    两人对视一眼,都发现了事态的不妙。

    当机立断,他们即刻往回跑,还不忘掩盖住在山顶上停留的痕迹,飞奔着下了山。顾不上喘息,他们跨上军马,挥舞着马鞭,要尽快将这个消息禀告给大将军和三娘子。

    突厥将来犯!

    主营帐内,三娘子在看悬挂着的突厥地形图,沉思良久。

    东起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都降伏于突厥。且突厥控弦之士多达百余万,达到了“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地步。

    一众将士看着三娘子的背影,面面相觑,不知道主上在想什么。

    2

    何潘仁居于三娘的右手边,他T型高大,金发碧眼,说出来的却是纯正的中原话。

    “城主,突厥十万大兵来犯,晋yAn城内将士总共不过二万人,不可一战。”

    除开何潘仁带过来的人马,后又有不少人士前来投奔与她,只不过b起晋yAn,更多的人选择去长安跟随父兄。

    三娘当然知道不可一战,要么守、要么走。

    “若是守城,有几分把握可保不被攻破?”

    将士们互相看了看,都不敢回答三娘的问题。

    何潘仁面露苦sE,他曾是个商人,和突厥、回鹘都有所往来。突厥之强盛,是三娘不可想象的。

    这个晋yAn城,怕是守不下来。

    面对长时间的静默,三娘没有动气,继续问,“若是弃城,又怎么能保证城内百姓的安危?”

    一将士答道:“打开金库、粮仓,献之以示诚意。”

    2

    “哦。”三娘回头,发现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曾出言讽刺她的刘武周,她似笑非笑道,“不知刘校尉可知道养虎为患这个词。”

    嗤笑声四起,刘武周眼里闪过一丝恼怒和Y狠。他本来可以跟随李渊去攻打长安,却因当时的口舌之争被疏远,只能窝在这小小的晋yAn,看别人征战沙场,挣得军功。

    “三娘子,危急时刻切勿有妇人之仁,此时应当保存兵力,与李渊大人汇合才是。”

    其余将士纷纷点头同意。

    三娘默了默,道:“若离开,金银粮草必定也会带走,突厥来袭白忙一场会nVe杀百姓报复。”

    “且晋yAn一空,突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