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44 章(双胞胎) (第3/3页)
也是相当不错的。 她给甄臻做了鸡蛋卷,还带来一盘卤鸡爪,甄臻被她的卤鸡爪馋到了,坐起身,跟张翠花和苟子娘一人三个,就把这鸡爪给啃光了。 今年以来,甄臻时不时骑车去县城卖瓜子,频率没有孟华在时那么高,可一直没断过,赚了有几百块钱,在家里吃吃喝喝是用不完的。 他喜道:“你小子从哪弄这么多好东西来?” 1 孟大国回来时带了一桶黄鳝,一桶龙虾,两条筷子长的刀鱼,一网兜小鱼,可谓收获颇丰。 她数钱时眉眼弯弯,喜笑颜开的,简直像个守财奴。 她曾听她太奶奶说过,那孩子给了一户姓苏的人家,取名叫苏秀。 女人的钱最好赚,丝巾价格高又不占地方,他带了一大包回来试试水,想赚足下一年的生活费。 也难怪后世姑娘都嚷嚷着想跟糙汉去玉米地,看到大儿子这小麦色的精壮身子,她总算知道原因了。 焦蕙兰知道小媳妇们偷偷看她男人,有点吃醋却又不好意思说,经常拿着一个丝瓜瓤在那刷缸生闷气。 回来后,他嫂子亲自下厨,让他感受了一回家的味道,他吃到肚子圆了才放下筷子。 甄臻弹他脑门,“臭小子,娘这叫财商,有些人智商高,有些人情商高,你娘我智商情商很高就不必强调了,主要是财商也不错,不然也不能生出你这么个聪明儿子。” 孟华觉得好玩,“娘,我爱钱这一点,肯定是随你。” 孟来弟觉得只要苏秀回去了,孟招弟就不可能再留在那边。 1 她羡慕又嫉妒,跑上前就搂着苏秀的胳膊,很亲昵地喊: “我没认错人,你就是我小姑!我奶说你们村的人都知道你是抱来的,你肯定也知道。你爹娘抱养你没多久就生了个一儿一女,苏家人对你就不好了。我婶奶奶也就是你亲娘,她家现在可有钱了,买了自行车和缝纫机,顿顿吃rou,穿的都是的确良!你就不想回去跟你亲娘一起住吗?” 甄臻就觉得这小子赚钱比她还猛。 大丫抓着一个毛辣子玩,二丫和三娃在一旁给毛辣子浇水切割,搞了个整形一条龙服务,很快就把那毛辣子折腾得爹娘都不认得了。 蝉鸣阵阵,微风徐徐,树影攒动。 孟华没回答,他去京城后,发现有些东西在京城卖的便宜,在县城反而贵的离谱,就带了一些有差价的东西回来售卖。 上次她婆婆发明了咸味瓜子,很受欢迎。 他想问挂面卫生纸还有没有,见有外人在就没开口。 焦蕙兰最近农闲,又炒了两麻袋瓜子,想为这个家出点力。 孟招弟还真没这么想,她只想混口饭吃。 1 孟来弟撇撇嘴,觉得没劲,这苏秀听到婶奶奶有钱,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眼看着暑热要来了,她还买了点绿豆和红豆,两个大西瓜,一包糖葫芦。 可偌大一个家,谁又在乎一个饿肚子的女儿呢? 她瞧着孟招弟从孟家回来,吃饱喝足不说,手里还抱着书,那口袋也是鼓鼓的,应该是婶奶奶给她的零嘴。 她跑到隔壁村,一番打听就找到了那户人家。 可别说,这半年来,甄臻动不动就投喂吃的,桃酥、卤猪蹄、瓜子、酸菜饼轮番上阵,程素经常那边在食堂吃过了,这边又被甄臻叫来加餐。 刀鱼烧汤,用网兜过滤鱼刺,捏点青菜叶和菠菜挂面,给三个娃娃做晚餐。 苏秀撇开她,“你认错人了。” 孟华在学校就馋家里这饭菜,学校食堂的饭菜再好,吃多了也腻人。 赵美兰男人就吃下了这批货,孟华直接把四百五十块钱揣兜里了。 1 “我这晚辈从外地倒腾了一些物资回来,想问你收不收。” 小鱼就更好办了,捏干净后裹着鸡蛋面下锅一炸,炸至金黄酥脆再撒点盐,原汁原味就香得很! 其实来来回回就这点东西,可是其他家孩子别说西瓜糖葫芦了,饭都吃不饱,一年到头没吃过零嘴,见到孟家孩子吃这么好,别提多羡慕了。 孟华打开包,里头是香皂、牙粉、钢笔等名牌货,还有不少女士丝巾,非常潮流,这花样都是县城没有的,最受女人喜欢了。 “姐,你这次带了什么好东西来?” 赵美兰男人爱不释手,他老婆就喜欢丝巾,已婚男人耳濡目染也是识货的。 总趁孟大国脱掉上衣乘凉时,偷偷瞄着,那脸还时不时红一红,可叫甄臻开眼界了! 甄臻把黄鳝养在水桶里,想等后天吐干净泥再下锅。 “你得意了吧?说我有心机,你自己还不是往人家凑!”孟来弟气道。 甄臻在电影院已经积攒了一批老顾客,有些人经常来这边等着,每次都偷摸着买一大包,怕下次就吃不到这味道了。 1 “娘,咱这身子板,带娃打鱼两不误,您瞧好吧!” 孟华看到她推车,就拿着一包东西,说要跟她一起去县城卖瓜子。 “你就是我小姑吧?” 天气是越来越热了,甄臻扇着蒲扇躺在摇椅上,跟张翠花和苟子娘一起坐在树下唠嗑。 程素满脸笑意,端着小板凳往甄臻身边凑,跟个小仓鼠似的。 赵美兰男人直说他聪明,带回来的东西都好卖,尤其是这丝巾,有多少他能卖多少。 程素跑过来,“甄大娘!” 千万不能让孟招弟占了这么大便宜!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醋。溜''''''''儿,#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