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34 章(盘尼西林) (第3/4页)
沫蒸蛋,怕人多不够吃,做了足足两大盆。 她有点馋关东煮了,就熬了一锅味美香浓的萝卜蘑菇汤,放在煤炉子上保温。 提前泡发了海带,用竹签串了rou丸子、海带、豆干、萝卜、胡萝卜、玉米、香菇、豆腐、鸡rou丁放进去煮。 煮沸后把食物捞出来,再放点新的下去,这样就能一边吃一边捞了。 孟家人第一次吃这种东西,都觉得稀奇,每个人都吃了不少。 不过他们更喜欢的糖醋排骨和rou末蒸蛋,觉得还是大口吃rou更舒坦。 冰好后把西瓜切来,这冰凉甘甜的大西瓜,正好解渴,把甄向阳几人吃得一脸满足。 那真是走到哪都能挺着腰,别人一看她有车,就知道她日子过得好,有钱了。 “不年不节的,包这么多馒头,还包了不少rou包子,听大丫说她家天天吃rou呢。” 1 她使劲研究了邮票上的地图,因为地图太小,看了半天都没看出个道道来,这年头的邮票都是红色内容,画风很像,不好辨认。 焦蕙兰的锅底还没灭,甄臻就用火钳子串了两根玉米放进锅底烤。 王玲也没想到小姑家日子过这么好,还偷偷对甄二嫂说: 孟大国出去找了大川,也不知道俩人怎么谈的,当晚就没再出去了。 这邮票怎么那么眼熟?倒有点像后世拍卖出高价的什么一片红邮票。 他们一家很久没吃一顿饱饭了。 “你爹娘也真是的,大晚上荡什么秋千,把我们大丫都吵醒了,阿奶明天就训他们一顿,大丫今晚就跟阿奶睡吧!” 她从橱柜里翻出来给大丫套上,这种款式是甄臻按照后世的衣服画的,带波浪边,下摆还有点蓬蓬的,穿起来跟小公主似的。 甄臻也不知道哪来的恶趣味,见他俩这么不自在,就想逗逗他们。 “小妹,没想到你房子盖的这么好,二哥当时该上门帮忙的。” 1 “谢谢姑奶奶。” “你帮我织两扣,帮我把这一行给织完,但不许多织。” 如今跟甄臻,就能睡到日上三竿。 俩人出去时脸红的跟猴屁股似的,可把陶爱红这个吃瓜群众给奇怪到了,她嗑着瓜子进门。 甄二嫂进门时,焦蕙兰正在蒸馒头,她撸起衣袖帮着焦蕙兰一起弄。 甄臻有心也敲打一下她,“还能因为什么?俩人晚上动静太大,把大丫给吵醒了。你和二勇晚上也要悠着点,我可不想再带三娃一起睡了。” 说完又觉得不对,跟孟大国俩人再次红了脸。 甄臻放下蚊帐,捉到了几只蚊子就拿着蒲扇躺下了,新建的这屋子虽然宽敞,但是门脸朝西,夏天的西晒还是很要命的。 甄臻听着外面吵闹,迷迷糊糊推开门。 其他人也都没意见,以后要做生意,确实需要一辆车,不然这大晚上怎么往县城跑? 1 甄臻气得朝她扔了个树叶。 大丫被她养了几个月,气质脱胎换骨,每天戴头花,穿漂亮的小裙子,哪里还有以前的影子? 甄臻放下针线筐,临走前不忘交代张翠花: 孟大国:“娘,你说。” 焦蕙兰低着头不吭声了。 每天出去都有一堆小男生围着她。 大家都笑起来。 孟老大家的张巧红过来喊她,“婶子,孟丽回来了,我娘叫你过去看看。” 张翠花撇撇嘴,“谁稀得给你织,就你这打毛线的水平,啧啧!也就大国把你织的毛衣当个宝。” 真是哪哪都有她。 1 现在天天吃rou吃白面馒头,再想起以前的日子,总觉得跟做梦似的。 大丫往常跟焦蕙兰一起睡,早上六点不到就醒了。 甄臻真是服了他们了,“大丫在我屋里睡着呢。” “行,娘,我听你的。” “村里来了二十多人,二哥你来也帮不上忙,”甄臻递给他一瓣西瓜,“都是用大国爹的身故补贴盖的,二哥,要不是没办法,我也不愿意动这笔钱。可是我儿子多,眼看着孙子孙女越来越多,家里实在没房子住,只能对不起大国爹了。” 趁着天气好,甄臻把家里的被子都拿出来晒晒,晒好后捆好放进柜子里,放一点樟脑丸熏虫子。 甄臻笑着去屋里给她抓了一把糖,“不用谢,跟大丫玩吧!” 正迷迷糊糊要睡了,房门忽然被人推开了。 次日下了一场雨,雨停后是个难得凉爽的天气,山风缕缕送拂,甄臻躲在树下乘凉,一边给大丫补衣服,一边跟几个老娘们讨论毛线的织法。 甄臻瞥了他们一眼,“你们感情好,娘也为你们开心,不过再怎么着也要注意影响,大丫四岁了,已经开始懂事了,有些事确实不适合观看。” 1 大丫点点头,“娘,你训爹但不要训娘。” “娘,你儿子能吃苦的。” 倒是大丫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摇头说: 不过焦蕙兰和孟大国也实在不靠谱,一觉到天亮才发现孩子不见了。 焦蕙兰愣了愣,跑进屋里一看,她闺女正侧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呢。 她到时孟丽哭得一脸眼泪鼻涕,孟大嫂正在安慰她呢,见了甄臻进门,孟大嫂愁容满面: 话说孟大国体力也太好了点,白天干十个小时农活,晚上还要带孩子喂猪,就这样还不忘搞事情呢! 翻一本旧书时,从书里掉出来一张邮票,甄臻拿起来一看,莫名就觉得有点眼熟。 露露看了看王玲,等王玲点头,才高兴地装着糖走了。 甄臻沉默了,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天真的小爱红让她有些心疼。 1 甄臻叫冯裁缝做的小花裙子已经拿来了,今年夏天她已经给大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