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卷第十八章,变化中的朱泾村 (第1/7页)
韩勇在护村队的新兵连一呆就是三个月,这段时间韩勇也回来过,现在主要的工作还是有阿爷负责。 不要说杨启明在朱泾村的变化中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不到半个月时间一套水泥生产线就运到朱泾村,一个月後朱泾村也可以正式生产水泥了,韩勇起的名字是“华夏牌”水泥。 华夏在从1906年开始生产水泥,1889年,华夏河北唐山开平煤矿附近,设立了用立窑生产的唐山“细绵土”厂。1906年在该厂的基础上建立了启新洋灰公司,年产水泥4万吨。 华夏水泥工业在各个时期的发展都与当时国内外所发生的政治事件有关。清朝末期,鸦片战争打开了华夏闭关自守的大门,世界列强纷纷入侵中国,输入商品,开办工厂,恣意掠夺,其中包括输入水泥和在华夏开办水泥厂。 清末的“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设需要大量水泥,促使华夏民族水泥工业兴起。 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後,日本水泥资本随日本侵略势力的入侵进入华夏,开办了一批日资水泥企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列强热衷於国内战争,无暇顾及对华夏的进一步掠夺,华夏民族水泥工业乘机获得较大发展。 韩勇知道水泥对一个国家的重要X,韩勇第一个工厂就是朱泾村水泥制造厂,厂长也是杨启明介绍过来的老师傅杨坤,韩勇还答应朱泾村生产的水泥由杨启明代理售卖。 杨启明还帮韩勇请来一个城市规划设计师,这个工程师还是德国的留学生,因为受中统的陷害,说他通红党,是杨启明花钱把这位工程师保出来。姓陶名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