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0章 收取南龙十六村:喂养新民 (第1/1页)
阴云天下,海风吹拂,郑克殷伫立山头,望着1批又1批的番人沿着海岸平原从东南方走进鹰阳地界。 这1轮收化百番工课的进度基本正如他所料。 6位番民行商带着大量的货品——郑克殷知道这些货品不会有多少真的进入生番手中——向南方各部社6续寻访,各使神通,劝服生番。 恰逢眼下正是生番的搬迁季,有的社已经秋迁,有的社则还在山上,整装待发。这种状态便于迁徙,这几日便66续续有6个番人部社信了行商言语,迁来鹰阳,使鹰阳人口瞬间就暴涨至2千多人! 就连郑克殷买来的墨西哥人都不可思议——墨西哥原住民可都是在西班牙人的征服以前过着定居农业文明生活的,他们看待嘉洲生番也同样如同看待野人1般。 现在这些墨西哥人有1大半总计2十1人留在鹰阳,并得到了郑克殷的承诺而寻找着最适合开垦田亩之地,倘若他们选择的是已经授于越汕部番民的土地,也会由殖民司收回来,交给他们! 不过所幸鹰阳周边土地还有很多,这些墨西哥人便也不至于抢别人的地,但既然郑司长承诺他们要多少给多少,他们倒也不客气,基本上每1户都直接圈了大几十亩,瞬间就成为了小地主。 他们也向郑克殷承诺,新收服的番人若有愿意给他们做事的,他们便会手把手地教导他们种植、做饼;如果这些番人学成之后想要离开他们的田地,他们也不会阻止。 实际上殖民司的农吏更需要向墨西哥人学习这些技术。他们虽名为吏员,本身也是农民,只是有着听从官员指示劝课农桑、辅助管理农业的职能。学习种田、做饼,便该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这样1来,为了给农吏们田地,便又要开辟出两百亩官田,使鹰阳的玉米田面积达到4百亩以上。出于灌溉便利的考虑,这些田大多位于鹰阳城北郊,以便通过水利设施利用卫边河的河水。 至于已从南方3部迁来的6社番人,郑克殷在纳降之时,可以感觉到他们上到酋长、下到毛娃,全社人流露出恐慌之情。 毕竟按照西班牙传教士和他有意传播的谶言,这批人可谓是才出龙潭、又入虎xue,之前以为明人是归来的死神,是他们的灾难,结果现在明人说自己是拯救者,南方的白人才是真正的灾难! 昼渡社的酋长周宏诺甚至在他面前伏倒下来,喃喃着说道:“大酋长、大巫公,你,真的不是归来的死神吗……” 郑克殷笑着回应,“如果我是的话,我现在就得把你们剥皮拆骨,把你们的鲜血喂给我手下的怪兽爪牙。但是你看,我们的怪兽在哪呢?” 郑克殷让小吏们扶起他们,周宏诺起身之后,朝明人张望了1阵,“呃……你们确实不像是死神和怪兽……” 郑克殷都不禁摇头。 怪兽这词听起来很幼稚,就连郑克殷都对周宏诺的这种表现感到很是无语。不过也正因这样,周宏诺才会轻易地上了钩,带领全社人来到鹰阳吧! 待到殖民司官吏们领着新迁番人前往鹰阳,郑克殷眼前的松湾东岸原野也渐渐冷清下来,暮色之下,逐渐有些海狮和鸟类出来活动。 牧村十社、林善5社、茶龙1社,加起来总计十6社,现在已经来了6社。而接下来几日时间里,又66续续有番民行商骑着快马倒转,向殖民司汇报他们的工课成果。 有了这些新的情报,郑克殷便能立即派出部分青丘营的轻骑、轻步兵与随行官吏组成队5,前往各社“迎接”番人—— 愿意主动接受引导北迁的,他们只用分少数人监督; 而根据商人汇报态度不佳、不愿意北迁的,沈诚等人已率领精锐突骑南下,暴力围村,强行掳走! 先前郑克殷对收服南方3部并没有那么乐观,但实际执行起来以后,效率却远超他的想象。 大概在原世界线里,西班牙传教士收拢印第安人至传教所中的效率,也是如此。而郑克殷先前却按照郑克臧时期殖民司的收化效率来做预期,自然就导致上限于下限差异很大。 既然收服方面已经基本没有问题,郑克殷便回到鹰阳城中的殖民司邸,准备对安顿之事做好规划。随着山木商的行商们和沈诚的突骑们6续发回许多报告,郑克殷与张万祺也得以绘制1份南方地图,从而掌握南方3部在被收服以前所处的自然环境。 根据他的估算,南方3部全部收服的话大约有4千口人,而鹰阳城中尽管有大量的存粮,但那是按照千名越汕部番民的规模来做的储备。并且实际情况也如他所料,每旬定额发放的粮食总有番民提前吃光,这些人便不得不向殖民司借粮。 但也正是因此,这些人非常积极地种植着冬小麦,并且在采子节中急哄哄地收取大量的橡果,甚至引起了个别争端与混乱,辟地使卫思蜀报告之时也显得十分无奈。 这些番人,恐怕是第1次知道什么叫焦虑。 由于存粮有出借的需求,那么额度便不足以养活多达4千名新来番人,根据张万祺的计算,最多只能覆盖其中两千5百人左右。 想到这里,郑克殷放下地图、报表和文书,听着户外传来的嘀哒雨声,还是决定把张万祺叫来过来,询问对方的建议。 张万祺到来之后,很快明白司长的问题,寻思半晌,道: “司长,依我之见,弗如先让两千人在殖民司易于管控之地建立大营,并令他们依旧法打猎、打鱼、采草籽,这样或许能保证他们自力更生。” 郑克殷对此不置可否。 人多了,建立新的据点本也是应该的。尤其是鹰阳被山海相夹,平原狭小,可授田面积远不如合儒那般广大。 但分散的据点会导致同化效率大为降低。 “有没有1种可能,”郑克殷阅览着物料清单说,“采子时节,我们殖民司治下的汉番众民,与南方3部生番,都收获了大量的橡子?” 张万祺捋了捋胡须,似是眼前1亮。“对,对……我未有想到这1层,光是把粟、麦当作粮食,却忘记了刚刚过去的采子节上收获的许多橡果! “不过光是鹰阳和南方3部的收获,我难以预料其数量是否足够4千番人撑到明年开春收获冬小麦……” 这是需要运算的工课,郑克殷便让张万祺前来坐下,拿起纸笔。两人做了简单的估算,发现这1部分橡果最多够4千人吃上半年——这还是全部磨好、储藏好的情况,那就意味着人口将达到5千之巨的鹰阳总有1千人会吃不饱。 当然平均1下,令所有人都只按原来8成的食量来进食尚是可以的。 “如果还有什么的话……我们可以利用鹰阳靠海的优势,”郑克殷继续补充道,“让造船场做大量舢板,出海捕鱼,舢板可比蒲筏优秀太多了。 “这样加上从海里所得,无论如何,这小半年时间,鹰阳就能撑得过去。” 安排好吃饭的问题之后,郑克殷收到了来自最南方的最重磅的消息—— 沈诚在攻陷佮君社后,通过审问,确定了在番人中传播“明人是归来死神”谣言的幕后黑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