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可持铜钵否,宗师两重关 (第1/2页)
徒弟?师傅? 白含章眼皮一跳,面上浮现一抹诧异之色,同时心中掀起些微波澜。 这位太子殿下不得不承认,自己终究还是看轻了纪渊。 北镇抚司指挥使敖景说情,尚在意料之中。 监正派出座下青玉狮子挡驾,也是情理之内。 区区一位正六品百户,引得黑龙台和钦天监出面,已经足够匪夷所思。 要知道,朝堂上的几座大山,除六部、内阁、东宫之外。 最为超然的两大衙门,莫过于监察百官,巡狩府州的南北镇抚司,以及勘探龙脉,鼎定国运的社稷楼。 可如今,又冒出一位来头极大的佛门宗师? 这份面子,实在不小。 此子的气数之浓烈,兴许还要胜过七杀作命的宗平南。 “纪九郎,你可真是人见人爱。 北镇抚司护着你,钦天监保着你。 连临济大师这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佛门宗师,亦视你为衣钵传人。” 白含章感慨一声,嘴角笑意更浓。 他不禁思忖,难道阴德之人就这么受欢迎? 几乎堪比话本里头的天命之子。 常人掉崖十死无生,身怀阴德者,却能侥幸逃过一劫。 甚至有机会误入洞府遗迹,偶然得到大际遇。 然后趁势而起,飞龙在天! “殿下莫要取笑,当朝国公、兵家宗师要进京杀臣。 更有十三位幼凤榜上有名的兵家大材、军中豪雄也磨刀霍霍。 再加上,挡人财路,无异于杀人父母。 因为盐、漕两帮,户部也视臣如眼中钉。 此前登门当众擒拿罗龙,又开罪了兵部。 依臣之见,这分明是人见人恨,才对。” 纪渊嘴角扯了一扯,抬眼望向平平无奇的杀生僧,神色颇为复杂。 他适才已在望楼之上,亲眼见到老和尚的通天手段。 法身一现,双掌一合。 硬撼兵家五境宗师! 打破凉国公的外景天地! 委实太过生勐! 与如今这副和善模样大相径庭。 彷佛两个人一样。 “是我看走眼了。” 纪渊忍不住来回扫视几下。 六条气脉催发而成的敏锐五感。 落在杀生僧枯瘦干瘪的rou身之上。 依旧如往常一样,毫无反应。 按理来说,即使宗师修成无漏之身,精气神熔于一炉。 但那举手投足、睥睨众生,乃至于诸般气魄异象,也很难彻底隐藏得住。 便如杀人割草的勇勐武将,常年征战沙场筑起京观。 纵然脱下那身沉重甲胃,换上粗布麻袍,也有一种掩盖不住的骇人气焰。 也就是俗称的“杀气”、“煞气”。 “所谓居移气,养移体,临济大师却如真人不露相。 半点端倪都瞧不出来,气机、气血,皆如常人。 禅宗法门,深不可测。” 纪渊收回目光,心绪起伏不定。 他本以为撑死了,也就捡回来一位四境大高手。 没成想,却是请了一尊宗师镇宅。 难不成自己的天赋,竟然卓绝到了这种地步? 亦或者只是单纯对老头子有吸引力罢了? 纪渊面色古怪,遍数自个儿的经历。 从阴市遇见安善仁,再到西山围场回来以后撞上杀生僧。 最后查抄万年县的时候,又惊动监正老师的一道化身。 当真都是或慈眉善目,或仙风道骨的长者! 话本当中的妖艳魔女、清冷仙子。 亦或者勾人女鬼、化形狐妖。 竟是一个也没有出现过! “洛与贞那厮天生桃花运,怎么到我这里便成了老头乐?没道理啊!” 心中腹诽两句,纪渊神色一敛,拱手问道: “夜色渐深,城内快要宵禁。 此间事了,殿下可还有什么吩咐?” 这是赶人吗? 白含章哭笑不得,摇头道: “本宫有这么惹人嫌弃?行了,书房堆着各地府州的奏章还未批阅,便不打扰你们师徒畅聊。” 这位太子爷也颇为识趣,摆了摆手,负在背后,转身欲走。 弯腰立在一旁的蓝袍宦官啧啧称奇,惊叹于纪渊真个言行无忌,竟完全不把皇家威严放在眼里。 即便是六部尚书、几位阁老,面对太子殿下的时候。 也是礼数周全,举止有度,生怕御前失仪,叫那帮闲着没事的清流参上一本。 反观这个北镇抚司的纪百户,嘴上自称臣子。 言行之间,却有种与太子平辈论交的罕见姿态。 “日后东宫的新贵,恐怕就是此人了。 年纪轻轻,挣得好大一份前程,不可限量。” 蓝袍宦官身为东宫内侍,可谓阅人无数。 权贵显赫、公卿武将都见过不少,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自然分辨得出,纪渊究竟是不是故作清高,好搏名求官。 “临济大师,本宫明白你是澹泊名利,轻慢王侯的佛门高僧。 但皇觉寺与白家,向来存了一份香火情。 当年你的师傅,无着大师曾施过一碗饭与圣人,你也曾为母后度化顽疾。” 离开之前,白含章腰身微微一躬,诚恳以对: “不瞒大师你说,自圣人闭关,母后吃得甚少,短觉少眠。 太医轮流验看,却是毫无所得。 望大师发一发慈悲,进宫一观,解母后心结。” 杀生僧面无表情,似是不为所动,声音澹澹道: “殿下聪慧,又何必自欺欺人。 生老病死之苦,大宗师亦不可避免。 洛施主前半生随军征战,身子骨早已落下病根,积郁成顽疾。 纵有老衲为其化去,又有圣人以莫大手段调理。 再辅以大丹补足亏空,可人力有时穷,无可奈何。 更何况,洛施主她十月怀胎,分别生下殿下和燕王。 两位都是身负大气运之人……孕育双龙,寿数减损。 此乃天道循环,老衲又能做得了什么。” 始终保持云澹风轻的白含章,脸色忽然一白,眼中流露几分悲色。 尔后,迅速地敛没,沉声道: “为人子,止于孝。母后心忧,本宫心急,不知如何是好。 幸得上苍垂怜,今日得见大师,烦请入宫一趟。” 杀生僧轻叹一声,本意想要继续拒绝。 但瞥了一眼并未吭声的纪渊,念及自家徒弟在朝为官。 不由心头一软,点头道: “故人久别再相逢,也是一桩好事。 罢了,老衲过得几日去见上一见。” 白含章松了一口气,以他的身份,放眼当今世间,罕有求人之时。 1 但杀生僧的来历非同一般,抛开半步大先天的武道境界不谈。 其师乃皇觉寺的无着和尚,行事毫无顾忌,不守清规戒律。 最出名的,便是“当头棒喝”这一趣事。 传闻,这位无着大师参禅之时。 最喜欢握一根木棒,逢人便敲,大喝“悟否、悟否”。 若对方不答,或说“没悟”,那就继续打。 求饶无用,非得大喊“悟了、悟了”才会作罢。 就连当今的皇觉寺方丈,也被重重敲过几次。 假若只是如此,那无着和尚不过一狂僧,没什么稀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