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荒唐一次也没什么。 (第2/2页)
卿,可闻江还是很有自知之明。在今天之前,小皇帝甚至都不认识自己,就算现在自己求小皇帝做主——摄政王一手遮天,这个九岁稚子究竟能不能做得了摄政王的主还两说。 就算摄政王恪守君臣之礼,小皇帝说的话足够分量,可人家明显亲近非常,又凭什么帮自己说话呢? 这种四处求告无门的事儿闻江自小经得多了,一时竟也不觉得难捱,甚至还能面色如常礼数周到地送小皇帝出府。 只是来赴宴的众官员惯是会察言观色的,多少都敏锐地察觉出来摄政王和永安郡王之间的气氛莫名有几分僵硬,瞧着就不是旁人能掺和的。 酒也敬了,贺礼也送了,众人谁也不想乱凑什么热闹,忙不迭地拱手告辞,转眼就走得干干净净。 黎瑾瑜就去拽他的袖子:“子清,这里风大,咱们先进屋吧。” 闻江冷着脸把自己的袖子抽回来:“王爷自重些罢,做什么就动手动脚的——我和长姐在京城逗留了这些日子,也该回封地了。听雨,去叫人收拾行李,咱们明日就走。” 听雨刚才没跟着进屋,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俩在闹什么别扭,只是听着要回晋南,打心里就不大愿意,求助似地看向黎瑾瑜:“王爷……” “我吩咐你的事,你叫别人做什么!” 闻江攒了好半天的火气终于被点炸了似的,“平日里还知道叫我一声公子,遇着事我就做不了主了是不是?” 听雨贴身伺候了三公子这些年,还从来没见他发过这样大的火,吓得眼圈儿都红了:“公子,我,我没有……” 黎瑾瑜无奈,只得悄悄给听雨使眼色叫他先去避一避,温声劝道:“好啦,你跟个孩子撒什么火气呢……这事儿是怪我,咱们先回屋,我慢慢同你解释,好不好?” 闻江实在没什么耐性:“没什么好解释的。王爷,我只是想回晋南,这也不成吗?” 这就是一副吃软不吃硬的脾气,黎瑾瑜也只能先顺着他:“你要回封地,我自然不敢拦着。可那块封地从来没修过像样的官宅,好歹叫他们把郡王府修建起来,再回去也不迟啊。” 闻江没那么好糊弄:“王爷,这话您十日前就说过了,不知今日,要盖的郡王府可开工了么?” “……自然已经动工了,一应图纸你不也看过了么?都是照着这里修的。” 黎瑾瑜还算是有理有据,“京中这两套只是在原有的宅子上修整一番,可晋南那边是要从地基开始建,哪里是一时半刻能盖好的呢?” 闻江方才已经打算好了:“郡王府没盖起来,我先回南安王府也是一样的。三日后我父亲不是要回封地了么,到时候我同他们一路。” 黎瑾瑜匪夷所思:“回南安王府?……闻子清,你是跟我赌气呢?这回好容易自立门户了,你反倒要回去?” 闻江不肯说话。 他的性子黎瑾瑜这些日子也算是摸透了,现在这样执拗要回晋南,肯定不是一时兴起,准是心里一直藏着点什么,偏又不肯说,问也不一定能问出来。 黎瑾瑜最愁他这样,哄都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好说歹说才把人劝回了院里,叫人先关了府门。 闻江看着庭院就觉得憋闷,前些日子被蒙在鼓里,居然还兴致勃勃地布置了好一番。 落在人家眼里,恐怕于作茧自缚无异。 闻江愈发不肯再留在这处,扯着黎瑾瑜进了书房,摊开一份空白的折子,又草草磨了墨,抽出一根毛笔浸过了就往黎瑾瑜手里塞:“陛下说要有奏章我才能回封地。王爷,我是一定要回晋南的,烦请您替我和jiejie写一份奏章,放我回去吧。” 就看闻江这架势,这份奏章真写了,他今晚怕是能连夜出京城。黎瑾瑜觉得递过来的笔都烫手,试探着哄他:“子清,我从来没有要拦着你回封地。可你也知道,为着陛下登基,礼部都要忙翻天了,你又是新封的郡王,便是要就藩,也得等礼部理出个章程来……” “你从来就没想过再放我回晋南,是不是?” 闻江这会儿倒是意外地冷静,格外尖锐地质问了一句后就不肯再同他掰扯,只把前些日子封郡王的圣旨拿了出来,递还给黎瑾瑜,“王爷,子清命小福薄,担不起您这么大的恩惠。我做不了京城里的郡王,只想回晋南守着娘亲过活,还望您能成全。” 黎瑾瑜让他气得胸口发闷,险些捏断了手里的笔杆:“你……闻子清,你到底跟我置哪门子气呢?留在京城有什么不好的,至于做出这幅样子来?” 虽说平日里伏低做小地哄着闻江是他自个儿乐意,可除了自己父亲,他也多少年没被人这样当面难为过了。黎瑾瑜自来也不是多好的脾气,几番哄都哄不住,他也有点压不住火,接过圣旨扔桌案上:“闻子清,你想清楚了,这圣旨不是我求着你接的!” 话刚出口,黎瑾瑜就有些后悔,及时住了声,把还没说出来的咽得干干净净。 ——可就这一句,也足够闻江听明白了。 “是,是我走投无路去求的您。” 闻江自嘲一笑,“子清身无长物,没什么能报答您的。当日是王爷恩重,容了我这些时日,如今既然提起了,伺候您也是应该的。” 黎瑾瑜蹙眉:“我不是这个意思……你非要拿这种话堵我的嘴吗?” 闻江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来:“本就该这样的。您替我解了困,可我实在身无长物,也不知该如何报答。您既然有兴致,也犯不上绕这么大一圈儿,咱们同为男子,荒唐一次也没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