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下山历练时(2) (第2/2页)
大爷进屋坐在凳子上先叹了口气,今儿手里没提着菜,路寻还心思大爷有什么难事了,想等他缓缓,仔细听听,看看能帮上什么。 “小路,你相信天命吗?”大爷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把路寻震住了,一开始就说命,那不是不想活了,就是有大困难用常力解不开了。 “自然是不信的”路寻是修武的,他相信的是靠自己改变命运,而不是看那虚无缥缈的天命。 大爷脸紧凑着,看着皱纹又多了,腰也更瘘了,又缓了很多,大爷才继续开口。 “你知道孙木存吗?就是住村东头那个独院的人家” “不认识,只是路过时见过可能是他家的小女孩,看着十二三的样。” “昂,那是囡囡,他父亲就是孙木存,前两年吃药死了” “因为什么啊” “吵架,气不过呗” 路寻心塞无语,他才知道原来人能这么脆弱,仅仅会因为一时的气不过就选择了解自己的生命,他无法相信,但他也知道大爷没必要骗他。 大爷也没在乎他的感受,自顾自的在一旁边思边说。 “孙木存也是个可怜的孩子,他的父亲在他小时候有一年燎荒,也是倒霉,刚开始烧,风向突然就变了,他父亲没能跑过风,就在田里烧死了,那时候木存才四岁,他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村里的人家都尽量帮衬的他,而我也算是看着他长起来的,那年他喝药死了,我还难受了好一阵。”大爷说的很平静,话语中已没有了悲伤,活了一把年纪生死见惯了。 路寻说不清楚自己心里什么感觉,感慨?悲伤?无奈?但至少没有共情,因为他活过的日子缺少了悲,他感受不到那种悲痛。 “孙木存有一儿一女,女儿就是你看见的那个,小囡囡,前两年家里人给她算过命,说她有灾,得改名破灾,家里人也信,因为两代人的不幸逼迫的他们不得不信,后来就把囡改成楠了。木存的儿子大些,能有二十了,早些年跟母亲闹些矛盾,本来应该在家里种田的,倒硬是出外闯荡了,听说这些年也闯出点名堂,在城里也买了宅院。” 大爷停下换口气,路寻趁机给他倒了婉水递过去,他推手拒绝,把水放在桌上,碗触及桌子声和他的长息声同时发出。 “木存儿子前几天写信给母亲,说是要接囡囡去城里玩两天,等生意再做大些,就让家里人一起搬去城里生活。” “囡囡听了很高兴,吵着闹着要去,她母亲也高兴,但高兴归高兴却不想让她去,一是因为一个女孩子出门也不方便,二是怕给她哥哥添麻烦,但一家子人拗不过她,最终还是她奶定板,放她去的。”大爷还是喜欢叫女孩囡囡。 “一个人去的?”路寻也理解她父母的想法,十多岁的女孩任谁都不会放心。 “村里的二牛拉着去的,他正好想去城里把菜卖了” 路寻点点头,知根知底,也还行。 “去了能有一周多,失火的消息就传回来了” “全出事了?” “没,还是男的死了,女的活下来了” “囡囡这个名改的好啊,这灾没想到还真让她躲过去了,要不……”大爷后半句没有说出口,但路寻不用听也知道他要说什么。 囡囡虽然躲过一劫,但是她哥就此离去,难道她哥本就该死?如果囡囡没有去城里,会不会就不能发生这事,是不是名字的改变并没有把劫难躲掉,而是把劫难转移了?还是或许真有效,让一个人苟活了下来。 “唉……连着三代家里无男人” “你说这是命吗?”大爷头慢慢的靠在椅背上,望着屋顶出神,也许是联想起了自己的晚年孤苦伶仃。 路寻坐着端着水,想喝没喝,也在出神。命?路寻不信,在他看来,那不过是自我安慰的说辞罢了。但他又有所担忧,倒不是为自己的命担心,而是为他师妹,别看平时他俩打打闹闹,可他心里早把她当成最亲的人,他想的是自己的师妹也叫囡囡,师傅也说不吉利,也改过名,如今路寻回想起来,隐隐约约的觉得改名与改命同音,会不会师父当年就是这个意图呢?路寻不知,但路寻决定以后再也不叫师妹囡囡了。 两人各有心事,屋子里平静的出奇。大爷坐了一会便起身离开,路寻在迷迷糊糊中送别,晚上路寻没修炼,直挺挺的躺在床上努力的叫自己入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