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办案 (第3/3页)
勒住缰绳说了这话就策马跑了,李辑看到他微扬的唇角,想必遇到个懂他的同僚,被夸得都要翘尾巴了。 郑士元望着前面长奔的背影,又想到那夜的惊慑,他以Si谏言,对皇帝说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 “若君王习以为常选择包庇,不如定下皇亲律法,有违者重惩,臣只求国法至上。就算杀身之祸临头,Si后也要以祸尸警醒陛下,绝不能徇私枉法。” 当时皇上对他动了杀心,郑士元感觉到了,索X没Si,还是皇帝的名誉赢了恩人情谊。 所谓皇帝报恩,却让这些为求生而饱受苦难的百姓承受业果,和昏君有什么区别,郑士元cH0U下马鞭,疾风吹着脸生疼,他心中只有快意,无谓生Si,为官为民,虽九Si而无悔。 等他们到了荆州才发现出事了,就在他们第一次离开后,王骁和副将李和剿元党遇袭,带出去万人,活着回来的只有不到三千人,梁循已经回营,原本不对付的两人就在这时候出事了,王骁兵败回来看见就指着鼻子骂J细,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梁循就被打了,又被强制上了犯人枷铐,梁循哪里受得了无端侮辱,趁其不备打晕人跑了。 现在军营乱成一团,周明策回来后先去了官衙,韩宜可正在逐审案情,郑士元也来了,师生相见,韩宜可高兴地邀他一起审理案子,官衙现在还算平静,周明策正要走,韩宜可想到有事还没说。 “周大人,那个nV东家,Si了。” 周明策蹙眉回头看着他,“自尽了?” “不算是自尽。” “你走之后,我查到同谋的线索。” “之后呢?” “我们设了圈套引诱那人现身,他一出现就抓了,人确实是抓住了,我审问后按着线索继续追查,他和nV东家皆出于白莲教,埋伏在酒楼长年贿赂吴平,私自买卖nV童b迫就范。” “可以。”周明策疲倦的面容终于放松一点,军营那边也出事了,顾不得休息,他还要去解决J细的麻烦。 “韩宜可,你在这有没有和王骁他们打交道,和梁循熟悉吗?” “熟悉,大人想知道什么尽管问就好。” 周明策回去冲了热水澡,重新换了g净的衣裳才出门,韩宜可已经在正厅等着了。 “大人风尘仆仆赶回来,定远那边可是已经稳定了?” “嗯,吴平和那个刘全还好吗?” 韩宜可拿了口供记录,周明策看完后得上火了,“老鸨子和同谋被捕后,老鸨子何时自尽?” “才不到一个时辰,路上Si了,我想是他们事先约好不泄露秘密才会半路自尽,白莲教的身份是根据他们身上的疤痕以及容貌特征判断,nV东家是我大明的白莲教叛党,但是这同谋就有点奇怪。” 韩宜可和郑士元一起去了尸T房,作为韩宜可的先生,郑士元看着他x有成竹地走完案件过程,事无巨细的汇报,脸上挂着笑容,满眼都是对学生的骄傲。 “大人,这个同谋虽说是白莲教,我认为只是半路进去的,依照他的身形相貌,如此身材模样实在怪异,更像是倭犯同族。” 韩宜可掰开同谋的双脚,男人身型长度b正常男子矮了很多,脚趾有严重磨伤的疤痕,大多集中在拇指与第二指三指中间,长期用力夹着筷子磨出的痕迹,对于这个只有一个解释,曾经在大明行商的倭国人喜欢穿厚重木屐,长期习惯下去就会磨出茧子,以及他用的兵器也是倭国的铸造。 藏在白莲教的倭犯…周明策猜到其中一个用意,这些倭犯藏到白莲教,和朝堂不对付的邪教帮派,而元党和倭犯本就不对付,要藏身,这里是个容身之地。 周明策想到梁循,“你和梁循接触过,你觉得他怎么样?” “抓倭犯有将军的功劳,那伙贼人多,将军守了一夜才逮住人,如此尽心竭力,总该有个辩解机会,不能没有事实就盖棺定论。” 是要这样,可是现在人都找不到了。 军营里,王骁还在养伤,周明策来的时候瞧见他和副将在一起,参将和守备都在。 周明策踩过他刚去掉的止血布,“将军可有想好怎么向皇帝陛下解释兵耗伤损的事?” 王骁靠着床栏默不作声,副将李和道:“你懂什么,将军是被梁循那个叛贼谋害,我等必定揪住罪魁祸首,以慰牺牲的八千将士。” “我问你了吗?”周明策坐在靠椅,“没有事实证据,你空口白话是生怕军营不够乱是吧,我走之前留了话,眼下还是大明的关键时刻,不能起内讧,你们是一点也没听进去。” 王骁想辩解,话到嘴边说不出,周明策噱笑:“你不会是想说这件事全是梁循的错吧。” “大明就是被你们这些锦衣侍Ga0乱的,在皇上面前胡乱编排。” 到这个地步,王骁也只能嘴上斗一斗,周明策气得笑了,“行,你到皇帝陛下最好也这么解释,我看你能不能保住脑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