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可愿与我手谈一局 (第2/2页)
,无数复杂的饕餮纹,皇帝所在基座以三层青白梯形石台,木质梯形主柱,往下是宽阔的朝堂与青铜器,厚重、肃穆。 帝乙位于基座之上,下面宽阔的朝堂两侧各以太子、寿王为首,坐满了大臣,中间留出空间,太监高宣:“殷商皇城司凯旋,特为陛下献战舞助兴。” 数十名来自皇城司的世家子弟手执盾牌、利剑,裸露上半身,浩浩荡荡,伴着萧笙音律献战舞,气势磅礴,彰显大商蓬勃的生命力。 殷寿起身向帝乙敬酒:“父皇,万寿。” 帝乙没有反应,闭着眼睛享受鼓笙乐,似乎没有听到,对面的殷启目光直直穿过中央献舞的青年子弟们,落在殷寿身上,充满嘲笑。殷寿面不改色坐下,酒樽轻放,示意宫女再倒酒。 战舞结束,声乐暂歇,帝乙身边的太监宣布奖赏。 先赏赐出征将领,又赏出征的数万亳城士兵,再体恤伤亡将士,最后才是皇城司的世家子弟。 皇城司战场上卓着,每人赏赐百金,然后表现突出的五位少将军各赏一箱光华闪闪的珍宝。 众人跪下告谢,又缓缓退下。 待殷郊等人换好衣服入宴,朝堂中间已有宫女献舞,丝竹笙鼓齐奏乐,场面活跃。 殷启抬着酒杯上了基座,敬酒帝乙:“父皇万寿。” 帝乙笑呵呵接受。 堂下的殷寿一怔,举着酒樽凝固片刻,垂眸自饮。 皇城司参加宴会的子弟中年龄最大也才刚及弱冠,众人享受着美食,大饮特饮。 殷郊身份尊贵,本该居于前面与其他几位尚书一列,可他只愿与皇城司其他同龄人一起往后方入席,笑呵呵饮酒。 崇应彪喝着佳酿,看着坐在一起的殷郊姬发二人,意有所指:“世子殿下,真是平易近人啊。” 与鄂顺同坐一席的姜文焕笑:“你不是说自己一个人坐,乐得逍遥自在吗?怎么酸溜溜的。” “哼。”崇应彪并未被激怒,他想,一个两个关系户,臭农夫也是阿谀奉承之徒,只有我品德高尚,我只靠自己。 酒宴过半,醉不成酣,中间舞蹈和表演换过一轮,太监突然过来说陛下唤世子上去。 帝乙拖着殷郊的手,轻轻拍了拍,低声说:“冀州之战,你做得很好,朕给你准备了特别的奖励。” 殷郊跪谢:“多谢皇祖父!” 帝乙从太监手中接过弓,亲自交给他。 这弓华贵,上端镶嵌绿松石,弓背铸有细细密密的铭文和饕餮徽纹图案,中心简单铸着“殷世子郊”四个字,既有身份,也有名字。 “郊儿喜欢吗?” 殷郊接过弓,露出一个孩子般稚气的笑容:“喜欢,多谢皇祖父,这弓真好看。” 这时殷启突然持剑上来,笑道:“父皇,儿臣为您舞剑助兴!” 帝乙大喜,直呼:“好!好!”顾不上和殷郊说话。 殷郊连忙拿着弓退下,回到席间,把弓给姬发看,姬发善骑射,弓这东西他最喜欢了。 他美滋滋想着,转头和姜文焕举杯喝酒,两杯佳酿下肚,他突然觉得奇怪,抬眼看见前面姜桓楚意味深长的眼神,姜尚书与他对视后轻轻转开眼睛。 他又和鄂顺饮一杯,感觉姜桓楚的眼神又落在他身上。 嗯?不是在看姜文焕吗?殷郊迷迷糊糊往姬发身上靠,低声问道:“姬发,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怎么觉得舅舅一直在看我?” 回答的是姬发诧异又细微的声音:“这上面是绿松石。” 怎么又扯到弓了,殷郊迷惑,思绪尚处在酒意中:“我知道啊,你看,我玉佩上也镶嵌有绿松石,更大,更漂亮,过几天我也给你雕刻一个。” 姬发恨铁不成钢,低声给他解释:“弓上有绿松石,这样的弓一般只赏赐给封爵的功臣或皇族。” 经过姬发提醒,殷郊酒瞬间醒了几分,眼神瞬间变得明亮,连忙抬头看姬发的脸:“当真?” 姬发点点头:“你平日接触的都是世间一顶一的东西,习以为常,对这弓自然看不上眼。” 陛下怎么会赏赐绿松石的弓给他,虽然此次冀州之战他确实表现出色,可毕竟只是世子,无爵位,承爵的寿王还在呢,怎么会越过父亲赏赐这弓给他。 他方才已经当面收了这弓,承了皇恩,现在拿在手里如烫手山芋,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怎么办? “我只是不知道王爷怎么想。”姬发低声说。 殷郊抬眼望去,最前面的殷寿面色不改,沉默饮酒。 殷郊笃定说道:“父亲定不会有什么坏的想法。” 可王爷没想法,不代表其他人没有。 再看堂上,丞相闻仲与中央将军岿然不动,吃酒谈话;舅舅再次对上他的眼睛,小幅度对他点头,吏部姜尚书老神在在跟随音乐打着拍子,兵部鄂尚书不屑一顾,自顾自吃酒;还有几位侍郎、学士目光也频频投来目光,更不用说身后,皇城司其他子弟羡慕的眼光。 崇应彪他爹刑部尚书甚至举起酒杯,遥遥敬酒,殷郊如坐针毡,接受吗?还是假装看不到? 他向姬发投去求救的眼神:“姬发,怎么办?” 姬发一怔,双眼紧闭,晕倒在他怀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