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艺理论_之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二 (第1/12页)

    描绘俱卢之战的手稿cHa图。印度18至19世纪画作:在马战车上驰骋於俱卢之战的黑天与阿周那。

    《摩诃婆罗多》全长74,000颂「输洛迦英语:Shloka」,古印度常用的诗T单位,每颂两行32个音节,此外还有一些散文句,总共有180万个单词,是世界上第三长的史诗,是《罗摩衍那》的4倍。相当《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总合的10倍。世界上只有藏族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和吉尔吉斯族的史诗《玛纳斯》可以与之媲美,如果持续不断地念颂,需要两个星期才能念完。

    《摩诃婆罗多》对於印度的哲学和宗教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第六章中的《薄伽梵歌》已经成为印度教的经典。

    「摩诃婆罗多」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王後裔」,摩诃Mahā是伟大的意思,林怀民翻译,讲述的据说是创立印度王国的婆罗多王後裔的故事,在古代印度以口头Y诵的方式创作流行,後来流传到亚洲各国如印尼、柬埔寨、泰国、寮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国度,是亚洲文化的远古源头之一。

    根据印度民间说法,该史诗的原始作者为广博仙人,抄录者为象头神;但因此人可能源自传说,故现今无法考证;而原始故事则一直在民间流行,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元前八、九世纪。

    轮回禅思想。en

    参禅,七世夫妻的感情内貌,真正是一种恋Ai身世的文本更新,不能重复的命运,才是走出Y霾的Ai。七世之後变成猪,然後再继续七世夫妻的缘分,这样真是甜蜜又揪心的T验。七世要去超越,是很不简单的事情,总是要仔细分析其中的奥秘,然後查出因果关系。

    民视电台的八点档,很新乡土的剧型,真的是台湾人的戏剧,写实又泼辣的台词,是一种新坦承风格。七世是要去超越悲剧X的认可,所以《梁山泊与祝英台》就是七世夫妻的因果,像蝴蝶的Ai昇华,是一种轮回禅的修炼。

    愚溪的《袍修罗兰》和《罗兰之歌》有何不同,这真是一个阿修罗修行罗曼史的佛教内幕。罗曼罗兰的《忧愁夫人》後来改变成藏教Ai情剧,在电影院上映,觉得很好看。

    新。en

    未来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象徵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文学

    意识流文学

    超现实主义文学

    未来主义文学

    意象主义文学

    未来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於义大利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未来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T现。未来主义文学的成就不如未来主义绘画高,在横向上也并没有如法国象徵主义文学和德国表现主义文学一样发展成国际X的文学运动。未来主义文学的发展主要局限於义大利一国,在晚期也波及邻国法国和刚刚成立不久的苏联。

    概述

    未来主义文学是法国象徵主义文学在义大利的T现和延伸。「未来主义」一词是义大利青年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於1908年提出的。1909年,马里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宣言》,号召全面反对传统,颂扬机器、技术、速度、暴力和竞争。在以後七年中,《未来主义画家宣言》、《未来主义音乐家宣言》等等分别问世。至1916年9月,未来主义理念在义大利文艺界全面铺开,正式成为一个强大的流派。

    需要注意的是,义大利的未来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从1913年起,就分化为左翼和右翼,以马里内蒂为首的右翼是主导力量。右翼的未来主义者与法西斯政党合作,坚持反对一切传统,走极端的语言实验道路。而以帕拉泽斯基、卢齐尼为代表的左翼未来主义者则批判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反对法西斯,认为马里内蒂盲目地拒绝过去,势必导致盲目地否定未来。1915年,两派彻底决裂,左翼退出未来主义阵营。

    未来主义在法国也有反映。诗人阿波利奈尔从1911年起就与义大利的未来主义者交往。他将其时法国盛行的立T主义艺术与义大利的未来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立T未来主义」,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除义大利外,未来主义最主要的阵地是苏联。未来主义文学的创作主张和刚刚成立的苏联的理念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十月革命之後苏联涌现出一大批未来主义诗人。1913年,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发表《给社会趣味一个耳光》,兼收散文和诗歌。其中否定遗产,批判象徵派,要求从形式上、语言上革新文学。未来主义文学在苏联的发展持续至20年代中期才逐渐衰落,被超现实主义文学取代。

    理论主张

    20世纪初,欧美社会已经呈现城市化、工业化、机械化的面貌。在这个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义大利是落後者,其发展远较英国、法国、美国为逊。义大利的知识阶层不满现存秩序,陶醉於科技的新成就。未来主义的文学思cHa0就是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它既有否定过去、开拓未来的一面,表现了革命的创新JiNg神,又有反理X主义、虚无主义的一面,弥漫着悲观的情绪。

    未来主义文学表现的主题通常非常相似。未来主义诗人们不厌其烦的歌颂船坞、工地、工厂、桥梁、飞机和劳动者;赞扬战争和军国主义,称「战争是世界唯一的洁身之道」。速度、机械、暴力、技术等主题是未来主义诗歌中最常见的题材。这一趋势後来逐渐发展到虚无主义的层面。马里内蒂在1912年甚至提出反理X、重直觉的非人化主张。他声称在文学中要消灭自我,消灭一切人的心理活动,最终以物质来代替人类。这种重物轻人的主张影响了2。

    在语言上,未来主义者是最激进的语言解放者。在1912年的《未来主义文学的技术X宣言》中,主张把语言从罗曼语族句式的牢笼中拯救出来,消灭语法,将名词任意罗列,使用动词不定式,取消形容词,取消副词和连词,取消标点符号,甚至主张可以在诗歌中引入数学符号。此外,马里内蒂特别重视用「不连贯的想像」通过广泛的类b和名词重叠造成形象网络,以此来T现最真实的生命深处的直觉反应。

    未来主义文学流派始终贯串着一条反传统、反理X、重直觉本能、物质本质的理论路线,适应现代机械文明和现代时空意识的发展,在艺术上不无创新之处。但它主要是作为一种除旧布新的破坏力量而引起人们震动的。在文学实践上,未来主义者好走极端、粗暴的否定一切,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文学成就也非常有限,远不如法国象徵主义文学和德国表现主义文学。

    文学实践

    义大利

    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1876-1944是欧洲和义大利未来主义文学运动的领导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属於右翼。他出生於埃及亚历山大港一个富裕的义大利人家庭。1893年迁居巴黎,1895年回到义大利。

    马里内蒂早期的诗歌如《老海员》1897、《征服星球》1902等都是用法语写成,带有浓厚的象徵主义文学sE彩。1909年他创办文学期刊《莱采巴》,正式开始倡导未来主义。

    马里内蒂的文学成就首先要推他的四篇未来主义宣言。这些宣言篇幅不长,但充满除旧布新的激情,观点明确而大都不严谨。此外,马里内蒂的诗作如《空间与时间》、《战斗》等基本上是纯粹的语言实践,很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