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地缓缓 (第1/3页)
月色微凉,落地如霜。 断断续续的笛声从远方传来,隐约模糊,竹林深处,一座小屋静静伫立。 凉风吹过树梢,叶片簌簌作响,惊动了窗前的灯盏。 纸灯悠悠转动,从老者牵着孩童的手,转到了孤零零的小孩。 烛火摇曳,将灯面上绘出的人影拉长,阴影蔓延至相连的边角,拼了命地追逐前方人的脚步。 好似这般,就能跨越那道阻隔的桎梏。 可他终究还是困于这片囹圄,孤身一人。 李忘生于此时缓缓醒来。 风追逐过灯盏,又嬉戏至他雪白的发间,将发梢打了个卷儿,从他瘦薄的手背上跳了过去。 李忘生慢慢坐起身,素旧的被褥随之滑下,堆叠在腰间。 轻轻叹了口气。 这已是他不知多少次梦到师兄了。 也许是潜意识作祟,每当梦到最好之时,便会戛然而止,毫无预兆醒来。 李忘生目光恍惚地掠过床前细碎竹影,瞧见了那盏纸灯。 风吹着,纸灯还在悠悠转。 定是睡前忘了关窗,风吹进来,才把他惊醒。 而不是因他知晓师兄对自己的恨意,才会在梦中美好相拥之时,忽然悲从中来,于是清醒。 自他离开纯阳,隐居于此后,梦到那人的时候便越来越多。 李忘生为纯阳cao劳了大半生,卸任掌门之前,他给刀宗去了信,意料之中,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他终究是等不来,也就此作罢了。 李忘生瞧了那灯一会儿。 灯上人影孤单,失落地站在原地。 他像是被抛弃,又像是被留下。 昔日的玩闹俱成过去,风把纸灯转了面,一切都翻了篇,故人旧景纷纷退去,最终只剩下他一个人。 “……” 一个人,便一个人罢。 李忘生收回视线,他掀开被角,正要下床关窗,忽然,灯灭了。 啪嗒。 木窗被风带上,扣得严严实实。笛声渺远在外,听不见了。 屋里霎时安静。 唯有纸灯还在悠悠旋转,发出吱呀的声音。 李忘生停下动作,朝门边投去一瞥。 有人前来…… 梦中故人。 一只脚已经踩入鞋中,李忘生却不知此时该去,亦或不去。 他静在原地,银丝从他身后披落,荡在半空。 想来是许久未见人,从而失去了说话的本事。 ——不然,为什么千头万绪盈满胸腔,却喉头发苦,一个字也说不出? 李忘生喉结动了动,迅速平复紊乱的气息,收起散乱的目光,下了床。 总要面对的,不能把人这样晾着不是? 无论如何,门外是他的师兄,作为师弟,他该去开门的。 谢云流盯着门上的纱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站在这里。 他偏头后望,檐上月正出东山,澄澈,又圆满。 斗笠下的薄纱轻轻飘荡,他垂了眼,忽地想,不然还是算了。 李忘生卸了纯阳掌教,隐世修圆满,自己又何必前去叨扰。 或许过去他早就放下了,才会交出权柄后毫不留恋,将所有是非恩怨留在三清殿前,转身隐了世,再不问人间。 只是谢云流没想到他会来这中条山。 天下之大,以李忘生的本事,无处不可去。 可他偏偏来了这中条山。 中条山没有什么稀奇的,没有华山千仞的巍峨,没有厚重素雅的香火,这里只是曾经有过两个孩童,一个老者。 谢云流见过这山漫山变红的模样,见过这里的树抽枝发芽,见过溪中的游鱼从小长到大。 那时他还看不懂那些晦涩的典籍,还没学会那些繁复的剑招,还不曾见识过难辨的人心…… 那时他只是个顽劣的徒儿,还是个活泼的师兄。 中条山封存了太多记忆,谢云流平日总会下意识回避,尽可能避开这里,也不去回想曾经,可真到了此地,一切被淡忘的、沉睡在心底的——纷纷苏醒。 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黄昏与昼夜,檐下滴落的雨丝,门前栽种的竹笋,他都记得,一丝一毫,一清二楚。 他以为在漫长的颠簸中,他已经忘记了许多。 原来他从未忘记。 原来他身虽颠沛流离,心却一直都藏在这里。 谢云流叩门的手伸出,在即将碰到门板时,复又蜷起。 ——他该敲么? 听闻李忘生卸任时满头白发,虽然年高却精神很好。 纯阳修道,修的是清净,无欲无嗔,无挂无碍。 他定是想清楚了,才会做出如此决定。 褪去尘世的一切羁绊,就此归隐。 谢云流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刀柄,眼神散漫,难以聚焦。 ……他该敲么? “吱呀——” 正犹豫时,门忽然从里打开了,谢云流瞳孔一缩,身子下意识绷紧。 李忘生着素白寝衣立于门前。 他未束发,银丝垂在身后,比衣更白。 “师兄。”他轻声道。 月出云后,柔和地照在了这座竹屋。 他长发尽白,容颜却还是记忆中少年模样,神情平和舒展。 眉心太极圆满,彰显着此人大道已成。 月色之下,清辉笼身,恍若神人。 谢云流喉头紧了紧,一瞬间忐忑到了极点: “……师弟。” 李忘生微微颔首,侧身为他让出路:“夜深露重,进来说罢。” 谢云流有些年没喝过茶了。 他喜好喝酒,酒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