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下山历练时(5) (第2/2页)
子底下犯事,他们主要起到的就是一个震慑的作用,偶尔能碰到个因为点小事上头的在街上打架的,他们也会及时的拉开,调节处理好。有时候路寻也觉得自己倒不像是六扇门的官差,更像是街坊的大妈,不是刀光剑影大大杀杀,而是靠着嘴皮子在解决问题。赵虎听了他的感受,笑了他半天,最后总结道不是六扇门变了,只是世道变好了,祸事变少了。但说完,两人都都略有所感,尴尬的互相瞧了瞧,没再说话。 这一年的春节,路寻算是赶上衙门没事的时候,孙思成主动留下来值班,让剩下的人都各回各家了。路寻在城里买了些胭脂水粉,买了些上好的丝绸,还买了坛桂花酒,准备回春秋山上过年。 回到山上,路寻才知道,自己跟昭哥错开了,去年他回来自己没回来,今年他有事自己倒回来了,听师父说昭哥现在当上皇帝的贴身侍卫了,还是最器重的那种,路寻真心的为他开心,他也算真的闯出名堂了。 蒲婉在厨房忙碌着,路寻感觉她又变漂亮,身段婀娜,看着路寻给他带的胭脂水粉,蒲婉的笑没有藏住,一顿师哥长师哥短的叫着,让路寻飘飘然。师父没变,还是老样子,只是看向路寻的眼神更慈祥了,嘴角的笑更明显了,现在也更爱喝茶了,人老了就是这样,蒲杰一生未娶,路寻他们就像是他的孩子,两年未见,见到了怎么都好,但是过几天可能就不会这样了,到时候就会嫌弃占了上风。 年间,路寻偷偷的给蒲杰说了他所见的囡囡的事,想就此问问师父是怎么想的,蒲杰听后沉思了片刻,敲了敲路寻的头,告诉他别瞎想,未来的事谁又能知道呢,还不如争取当下,何况不是还有你路寻吗,当初保证的要照护师妹,怎么对自己也没有信心了?蒲杰严厉的说了他不该被这听来的命破了道心。路寻这才略微在这事上舒了心。 之后几人还坐在一起,谈论朝廷拆迁改造王府的事,众人唏嘘不已。师父蒲杰的想法倒是跟孙思成的一样,觉得这不是京城的权力中枢的问题,而是地方治理能力太差,朝廷的指示很难在地方好好的落实,今后朝廷应该主抓官员的治理能力建设。蒲婉没发表意见,她不懂政治,只知道黑白,既然师父已然为事件定了性,她也没有异议。路寻也不懂政治,只是觉得官员的错,苦的不还是百姓,而不是官员自己,为什么做错事的人得不到惩罚呢?而仅仅为了活着的人还要遭受这无妄之灾。 蒲杰说这就是人的劣性,贪婪,如果有一个好的体制束缚,那么这种劣性就会成为隐性,如果忽视这种劣性,那么政策与落实就会背道而驰,人纯善纯恶的都很少,更多的还是中间的人,有着善良的心有时也会自私自利充满嫉妒的人,而人大体上体现的是恶性还是善性靠的是朝廷的引导,通过教育、法律、道德等去引导。 路寻觉得师父说的对,但又好像不完全对,因为他比蒲杰想的更远一步,底层人民可以引导,可是皇帝怎么引导,当上层人民组成了利益集团时,这种引导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历朝历代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哪一个开国皇帝不想着为民讨太平鼎立革新,可到了王朝的中后期不都是乌烟瘴气,沆瀣一气,虽说是中后期,可细数才几年?最多一百多年就如此了,历朝历代就像是一个模子刻下来的一样,这人的劣性真的能被掩盖吗?这人真的可救? 但路寻没反驳,他还小,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可能很幼稚,觉得自己都是瞎想,一个小小的官差又何德何能去指责这些,不能吃着饭还砸着锅,活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路寻把买的桂花酒拿了出来,邀请大家共饮,可师父摆手说自己老了,只能喝喝茶,蒲婉那更不用说,到最后倒成了自己给自己买酒,路寻也算是头一次喝,浅尝了一口,觉得太烈,又对了点水喝,让它既有酒味还不至于难喝。 蒲杰喝着茶,路寻喝着掺了水的酒,蒲婉喝着自己做的酸梅汤。三人三种饮品,年也在对饮中悄悄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